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3章

地下室的冰冷和香火味似乎还粘在鼻腔里。苏棠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着三起命案的卷宗和现场照片,指尖无意识地捻着纸页边缘,心神不宁。

阳光从百叶窗缝隙挤进来,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灰尘在光里缓慢浮动。外面大办公室的电话声、打字机敲击声、同事间的交谈声,构成一个熟悉而真实的日常世界。可仅仅几个小时前,那个地下停尸间里的一切,那个坐在诡异阵法中的男人,还有他说的那些话……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了她认知世界的泡沫里。

“集体梦游自溺”、“大巴凭空消失”……那些泛黄档案上的字眼和模糊照片,在她脑子里挥之不去。

她甩甩头,强迫自己聚焦。就算……就算陈恪说的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真的,程序就是程序。证据,她需要的是能被实验室识别、能被法庭采信的证据。

她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鉴证科。

“老刘,古井案、后巷案还有拆迁楼那三起,尸检报告里提到的‘微量未知有机残留’,成分分析出来了吗?……还没有?催一下,对,很急。”

她又调出城市地图,将三个案发地点用红笔圈出,试图用环境犯罪学的理论去分析凶手的“狩猎场”选择逻辑。可无论她怎么构建模型,都无法完美解释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点,如此……精准地避开了所有目击可能性,且没有任何强行闯入的痕迹。陈恪那句“三阴锁煞”像鬼魅一样在她耳边回响。

心烦意乱。她站起身,想去倒杯水,正好看见陈恪从他办公室出来,手里依旧拿着那个碍眼的罗盘,脸色比昨天更差了些,像是真在停尸间冻了一夜没睡。

“苏警官,”他倒是先开了口,声音嘶哑,“有空?陪我去个地方。”

“去哪?”

“案发现场周边转转。用你的眼睛,”他晃了晃手里的罗盘,“和我的‘眼睛’,一起看看。”

苏棠想拒绝,但好奇心和对真相的渴求压倒了对荒谬行为的抵触。她倒要看看,这罗盘能看出什么花来。

……

九十年代的老城区,喧嚣而富有烟火气。他们徒步穿梭在迷宫般的巷弄里。陈恪走得很慢,时而停下,目光并不聚焦在具体的店铺或行人身上,而是扫过墙角、电线杆、地面缝隙,甚至某户人家门楣上贴的褪色门神年画。他手中的罗盘大部分时间安静,但偶尔会轻微地、神经质地颤动一下。

苏棠则观察着人群、店铺类型、监控摄像头的位置(稀少得可怜)、可能的逃生路线。她试图用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去侧写一个可能在此地徘徊、寻找猎物的“人”。

“他在寻找……某种‘熟悉感’,”苏棠一边走,一边试图构建侧写,既是对陈恪说,也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或者是一种‘掌控感’。这些地方错综复杂,外人容易迷路,但他不会。他可能在此地有过重要经历,或者……”

“左转。”陈恪忽然打断她,目光盯着罗盘。指针微微偏左,颤动着。

苏棠停下话头,跟着他拐进一条更窄的死胡同。胡同尽头堆着废弃的家具和杂物,一股尿骚味和霉味混杂。

陈恪在墙角蹲下,那里的墙皮脱落了一大块,露出里面的红砖。他用手指抹了一下砖缝,指尖沾上一点暗红色的、几乎与砖同色的粉末,凑近鼻尖闻了闻。罗盘的指针颤动得更明显了。

“这是什么?”苏棠问。

“血痂。混合了香灰和某种草药……人工调配的引子,干了很久了。”陈恪站起身,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证物袋,小心地将那点粉末刮进去,“用来‘标记’和‘吸引’的。”

“吸引什么?”

“吸引喜欢这种‘味道’的东西。”陈恪语气平淡,继续看着罗盘,开始后退,“看来,‘它’或者‘他’,踩点比我们想的要早得多。”

苏棠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她强迫自己用科学解释:“可能是动物血迹,或者什么化工颜料……”

陈恪没反驳,只是沿着罗盘指引,慢慢退到胡同口,目光在几户人家的门牌号上扫过。罗盘渐渐恢复了平静。

他拿出笔记本,记下了这几个门牌号。“这几家,最近可能都出过点小事,丢鸡丢狗,或者小孩夜啼不止。可以去问问。”

苏棠将信将疑,但还是记了下来。

整个下午,他们走访了三个案发现场周边超过十几条巷弄。陈恪的罗盘又指示了几处微弱的“反应点”,有的在电线杆下发现烧过的符纸残片(与他烧的截然不同,透着一股阴邪),有的在下水道口找到几缕缠绕的黑色动物毛发(不像猫狗)。

苏棠全程跟着,看着,记录着。她的理性大脑仍在拼命寻找合理的、科学的解释,但另一个声音在悄悄告诉她:太巧合了。每一次罗盘的异常颤动,都对应着一点古怪的、无法用日常逻辑解释的发现。而且,他找到这些东西的地方,往往是她用犯罪心理学完全无法推演出的“关键点”。

傍晚,他们回到警局。鉴证科的老刘正好来找苏棠,脸上带着困惑和一丝挫败。

“苏警官,你要的那个残留物分析…出来了,但又好像没出来。”

“什么意思?”

“成分极其复杂,而且…不稳定。”老刘递过来一份初步报告,“里面有一些无法识别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像是…腐坏的血脂和植物碱的异常结合体,还掺杂了微量的…呃,放射性矿物粉尘?含量极低,但确实存在。一离开证物本身,暴露在空气里没多久就分解了,无法进一步提纯分析。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苏棠接过报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分子式和“未知”、“异常”、“无法归类”的标注,手指微微收紧。她抬起头,看向对面办公室。

陈恪正坐在里面,桌上摊着城区地图。他将下午收集到的那些“垃圾”——粉末、符纸残片、毛发——分别放在地图上几个新标注的点位,然后拿出那本林正英的手稿,对照着,用手指在地图上划出几条看不见的线。

他的罗盘,就放在手稿旁边,黄铜指针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化学试剂无法完全解析的残留物。

罗盘指针精准指引找到的诡异物品。

还有那份…林正英的手稿。

苏棠深吸一口气,对老刘说了声“谢谢”,拿着那份充满了“未知”的报告,第一次主动向陈恪的办公室走去。

她需要谈谈。

不是质询,而是…谈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