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研讨室的门在林晴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走廊外的细微声响。室内安静得能听到中央空调轻微的送风声。阳光在顾辰周身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边,却丝毫融化不了他本身自带的清冷气息。

他目光里的那抹惊讶稍纵即逝,快得让林晴几乎以为是自己的错觉。随即,他的眼神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只是视线在她那本鼓鼓囊囊的笔记本上多停留了半秒。

“坐。”他言简意赅,示意了一下对面的座位。

林晴依言坐下,将笔记本摊开在桌面上,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棵迎接风雨的小白杨。她告诉自己,现在是工作状态,抛开个人情绪,专注任务。

几乎是同时,李悦学姐也推门进来了,带着歉意的笑容:“不好意思,稍微迟到了一分钟。”

“我们也刚到。”顾辰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然后直接切入正题,“开始吧。李悦,你先说说对陈教授选题的整体构思。”

李悦显然有备而来,流畅地阐述了她对报道角度和叙事框架的想法,侧重于陈教授科研精神与公益善举的双线并行,突出其“仁心师者”的形象。她的思路成熟稳健,体现了老练的宣传工作者水准。

顾辰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李悦讲完后,他未置可否,而是将目光转向林晴:“你的看法。”

不是“你有没有想法”,而是直接问“你的看法”。这种不容回避的提问方式,带着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审视压力。

林晴深吸一口气,迎上他的目光。昨晚的熬夜和大量阅读让她眼底有些血丝,但此刻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

“学姐的框架很完整,但我觉得……或许可以更大胆一点。”她开口,声音因为紧张略带一丝沙哑,但吐字清晰。

顾辰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李悦也露出了些许意外的神色。

林晴翻开笔记本,指着自己梳理的要点:“我查阅了几乎所有关于陈教授的公开报道,发现几乎所有的角度都集中在‘优秀科学家’和‘慈善家’这两个标签上。这固然没错,但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挖掘标签之下,更真实、更复杂的‘人’。”

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比如,陈教授出身贫寒,他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走上科研道路的?支撑他的除了理想,还有什么?他资助了那么多学生,自己却一直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这种近乎苦行僧般的选择,内心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是某种愧疚感,还是超乎常人的信念?”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顾辰和李悦:“如果我们只是重复歌颂他的成就和善举,那这篇报道和之前的并无本质区别。但如果我们能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对话,呈现出他内心的矛盾、挣扎、坚守与脆弱,或许才能真正触及灵魂,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又可亲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化的‘榜样’。”

一番话说完,研讨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李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向林晴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欣赏。

顾辰没有说话,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林晴脸上,像是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个昨天还被他认定为“麻烦”的新生。她提出的角度确实新颖,甚至有些冒险,但不可否认,如果操作得当,报道的深度和感染力将大大提升。

“角度可以。”半晌,顾辰终于开口,算是认可了这个方向,“但操作难度很大。陈教授为人低调,未必愿意过多谈及私人情感和内心世界。如何提问,是关键。”

他看向林晴,语气是纯粹的探讨:“按照你的思路,采访提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这不再是简单的任务分配,而是真正的业务探讨。林晴感受到他态度细微的转变,精神一振,立刻将自己的思考全盘托出:“我认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成长经历的关键节点,重点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和对后来的影响;其次是科研遇到重大瓶颈时的心理状态,如何度过绝望期;第三是他决定开始资助学生的那个瞬间,是什么触动了他;最后,可以问问他,在漫长的坚持中,是否有过动摇或疲惫的时刻,又是如何化解的……”

她侃侃而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要点成了她有力的支撑。她甚至设想了一些具体的、带有场景还原式的提问方式,试图引导陈教授打开心扉。

李悦在一旁频频点头,不时补充一些细节和建议。研讨室的气氛,从最初的略带紧张,逐渐转变为热烈而专注的业务讨论。

顾辰大部分时间在听,偶尔会插话,提出一两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直指林晴设想中的逻辑漏洞或实施难点。比如,“你如何确保这些问题不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如果对方回避情感类问题,备用方案是什么?”

他的提问方式冷静甚至有些严苛,但林晴能感觉到,这并非刁难,而是真正从项目成功出发的专业考量。她不得不集中全部精力应对,努力使自己的方案更周密、更具可行性。

在这个过程中,她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顾辰的能力。他的思维极其缜密,总能一眼看到计划中最脆弱的环节。这种高强度、高质量的思维碰撞,虽然累人,却也让林晴受益匪浅。

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一份详实而富有创意的采访提纲初稿终于成型。李悦负责整理电子版,林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完了一场硬仗,身心俱疲,却又充满成就感。

“思路不错。”会议结束时,顾辰合上自己的笔记本,看向林晴,语气平淡,但评价的内容却让林晴心头一跳,“保持这种思考的深度和主动性。”

这是……表扬?虽然听起来还是那么冷静客观。林晴有些不确定,但还是礼貌地回应:“谢谢学长,我会继续努力。”

顾辰没再说什么,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他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传了过来:“资料看得很快。下次注意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休息。”

说完,他便拉开门走了出去。

林晴愣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这是在关心她?虽然方式还是那么别扭,带着一种上司对下属工作状态的提醒意味。

李悦收拾好东西,笑着走到林晴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可以啊林晴,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让顾辰开口肯定人。他眼光可是很高的。”

林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像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冰封的土壤下,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意,悄悄探出了头。也许,这位“冰山学长”,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完全不近人情?

然而,这丝刚刚萌芽的暖意,在当天下午就被彻底冻结了。

林晴和苏婉一起去食堂吃晚饭,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顾辰和叶诗涵并肩从里面走出来。叶诗涵巧笑嫣然,正侧着头和顾辰说着什么,顾辰虽然表情依旧平淡,但并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偶尔还会微点一下头。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男才女貌,看上去异常登对。

林晴的脚步下意识地顿住了。苏婉也看到了,小声说:“是顾辰学长和叶诗涵学姐,他们好像很熟?”

就在这时,叶诗涵似乎注意到了林晴的目光,视线转了过来。她的目光在林晴脸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浅笑,然后更加靠近了顾辰一些,姿态亲昵。

顾辰也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来,与林晴的视线在空中相遇。他的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只是淡淡地一瞥,便移开了,仿佛她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与上午在研讨室里那个与她进行激烈脑力碰撞的负责人判若两人。

一股莫名的凉意顺着林晴的脊椎爬升。她看着他们并肩远去的背影,上午那点因为工作得到认可而产生的微小雀跃,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他的平和与偶尔的“关心”,仅仅局限于工作场合吗?一旦离开工作,她在他眼里,依旧什么都不是,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个能与他并肩走在一起的叶诗涵。

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酸涩,悄悄涌上了心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