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稀剑客”赵焱的传说在外门经久不衰,连带着苏默那“一眼断病”的神奇本事也被越传越玄乎。这直接导致苏默小院的门口,偶尔会出现一些鬼鬼祟祟的身影——不是来找茬的,而是揣着灵石或礼物,想来求医问药的。
对此,苏默一律启动最高级别防御阵法,装死到底。开什么玩笑,他那是“断病”吗?那是基于“真题气旋”扫描和科学分析的精准打击!真要开张坐诊,不出三天就得被戒律堂当成妖孽给研究了。
经此一役,苏默对“低调”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修仙界,有时候你想低调,麻烦却会自动找上门。真正的低调,不是一味地隐藏,而是要做到 “高调地低调”——即在必要的时候,用一种看似合理、甚至略带滑稽的方式展现一部分能力,从而掩盖更深层次的秘密,并杜绝后续更多的麻烦。
“简单来说,就是立一个人设。”苏默在小本本上总结道,“一个有点小聪明、运气不错、但主要精力都放在种地和一些稀奇古怪研究上的‘怪才’人设。这种人,有点用,但威胁不大,还有点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比如……怕麻烦,社恐(对外表现)。”
策略定下,苏默开始有意无意地塑造这个人设。
首先,他不再完全拒绝与外界的接触。当王长老再次召见他讨论阵法难题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藏拙,而是会在王长老的思路陷入僵局时,“偶然”地提出一些看似异想天开、但细想之下又有点道理的建议。
比如,王长老正在为一个聚灵阵的节点稳定性头疼,苏默就会挠着头,用不太确定的语气说:“长老,弟子以前种‘盘根草’的时候发现,它的根系互相纠缠,反而比独根更稳固。您说这阵法节点,是不是也能……弄几个假的虚的缠在一起,迷惑一下灵气流?”
王长老起初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仔细一推演,发现这种“虚实结合”的思路,竟真的能有效分散能量冲击,提高容错率!
“苏默啊苏默!”王长老拍案叫绝,看苏默的眼神越发欣赏,“你这脑袋瓜里,怎么总能冒出这些……嗯,别具一格的想法!”
苏默立刻露出憨厚的笑容:“长老过奖了,弟子就是瞎琢磨,种地种出来的野路子,登不得大雅之堂。”
几次三番下来,王长老和少数接触过苏默的内门弟子,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苏默此子,于修行正途上或许天赋平平,但在一些偏门杂学上,确有惊人的、源于“生活实践”的直觉和悟性。是个值得培养的“特殊人才”,但绝非需要严加防范的“绝世天才”。
其次,苏默开始有限度地“分享”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当然,都是经过层层包装和降级的。
他在一次宗门小范围的交流会上,“无意”间展示了他改良的“自动浇水壶”——一个利用了基础控水符和简易计时阵法的小玩意儿,能定时定量给灵田浇水。效果不错,但技术含量在外门弟子看来还算正常范围。
立刻有灵植夫的弟子感兴趣了。苏默便大方地“分享”了制作图纸(当然是删减版),并唉声叹气地表示:“唉,就是这计时阵法老不准,时快时慢的,我折腾了好久也没完全弄明白,大概是材料不行吧。”
这样一来,大家只当他是个喜欢鼓捣小发明的灵植夫,那点“小聪明”有了合理的宣泄口,反而不会引人怀疑他更深厚的底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苏默牢牢守住核心秘密,绝不越界。对于功法、核心阵法、高深丹道等容易引来觊觎的知识,他始终保持“一知半解”的状态。有人问起,他就推说“家传的,父亲也没说明白”或者“自己瞎试的,运气好”。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显著。苏默在青云宗的形象逐渐固化下来:一个筑基成功的、有点运气和偏才的、醉心于灵植和奇怪小发明的、性格有点孤僻但人不坏的内门弟子。值得结交,但不必过于重视;有点本事,但不足以影响大局。
就连一直对他抱有探究欲的柳芸,在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后,也渐渐失去了深究的兴趣。毕竟,一个整天不是蹲在田里记录数据,就是对着几个破壶烂罐敲敲打打的人,实在很难和“身怀惊天秘密”联系起来。她更多的时候,是带着一丝好笑和无奈,看着苏默沉浸在他的“小世界”里。
“或许,他真的是个天生的灵植夫吧。”柳芸某次看到苏默因为培育出一株变异的、会发光的宁神花而兴奋得手舞足蹈时,心中如是想道。
这一日,风和日丽。苏默正在试验田里,按照“真题气旋”新解锁的《低阶灵植杂交育种可行性报告》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对两株不同品种的月光苔进行人工授粉。
王长老悄然来访,站在田埂上,看着苏默那专注而平和的神情,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看了一会儿,便转身离去。
他知道,这个弟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虽然这条道看起来有些另类,有些……不起眼,但那种沉浸在探索中的快乐,是做不了假的。宗门需要锐意进取的剑修,也需要这样能沉下心来钻研的“匠人”。
苏默感知到王长老的离去,手中动作未停,嘴角却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看来,这人设立得还算成功。”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株在阳光下散发着柔和微光的变异月光苔,心中一片宁静。
低调,不是为了沉寂,而是为了更好的生长。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像这株灵植一样,深深扎根,默默汲取养分,等待真正需要绽放的那一刻。
当然,前提是,没有人再来破坏他这片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