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空间里的种子在灵池水的滋养和加速时间下,已然破土而出,绽开一片片嫩绿的生机。玉米苗挺拔,麦苗青翠,南瓜和豆角伸出了蜿蜒的藤蔓,黄瓜也开始爬架。那片黑土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兑现着它的肥沃与神奇。

然而,何雨柱并未满足于此。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即便有时间加速,要形成规模储备仍需时日。而空间里堆积的鱼获,虽然通过食堂渠道在缓慢变现,但速度太慢,且大量鲜鱼集中出现也容易引人怀疑。他需要开辟新的、更隐蔽的渠道,将空间产出的“渔获”转化为更耐储存、更基础的“粮食”,同时进一步丰富空间的物种。

下乡,成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这个年代,城乡差距巨大。城里人凭票供应,物资紧缺,尤其是副食品。而农村,虽然同样清苦,但靠着自留地和山野河湖,有时反而能有些计划外的出产,比如鸡蛋、蔬菜、水果,甚至是一些粗粮。他们最缺的,往往是现金、工业品,以及像鱼虾这类不常见的“荤腥”。

何雨柱看中的,正是这种互补性。他用城里紧俏的鲜鱼,去换取农村相对富余、但城里同样紧缺的粮食、种子,乃至树苗,无疑是各取所需,风险也相对较低。

他精心规划了路线,选择了一个离城稍远、靠近河流、据说土地还算肥沃的公社。在一个休息日的凌晨,天还未亮,他便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出发了。车后座捆着一个大号的、盖得严严实实的背篓,里面装着用湿润水草包裹的二十多条大小不一的活鱼,主要是鲫鱼和鲤鱼,还有两只空间出产的甲鱼(这东西在农村更被视为大补之物)。

初冬的清晨,寒风刺骨。田野里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显得空旷而寂寥。何雨柱奋力蹬着车,呼出的白气在眉毛和帽檐上结成了冰霜。但他心里却是一片火热,充满了对这次“以物易物”行动的期待。

骑了快两个小时,天色大亮,他才抵达目的地——红星公社。他没有贸然进入村庄中心,而是在村口附近一条僻静的小路边停下,将自行车藏在枯草丛后,然后背着背篓,像个普通的、走亲戚的城里人一样,沿着田埂慢慢走着,观察着情况。

很快,他遇到了一个正在自留地里收拾白菜的老农。老农穿着打补丁的棉袄,脸上布满沟壑,眼神里带着农民的质朴与警惕。

“大爷,忙着呢?”何雨柱上前,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递过去一根经济牌香烟。

老农愣了一下,接过烟,别在耳朵上,打量着何雨柱:“同志,你是……?”

“哦,我是城里轧钢厂的,休息日出来转转。”何雨柱压低了些声音,“大爷,跟您打听个事儿。我这儿有点从河里弄来的鲜鱼,想换点咱农村的粗粮、土豆啥的,不知道您家里方不方便?”

说着,他微微掀开背篓一角,露出里面还在微微动弹的鱼尾和甲鱼坚硬的背壳。

老农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呼吸都急促了几分。鲜鱼!还有王八!这可是过年都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同志,你真有鱼?”

“真有,您看。”何雨柱干脆将背篓放下,掀开盖布。那二十多条银光闪闪的活鱼和两只伸头缩脑的甲鱼,在晨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老农咽了口唾沫,脸上露出挣扎之色。最终,对荤腥的渴望压倒了对风险的担忧。“你……你想咋换?”

“看您有什么。”何雨柱道,“玉米、红薯、土豆都行。细粮有的话更好。或者,有什么稀罕的菜种子、果子树苗也行。”

老农想了想,一咬牙:“你等着,我回家拿去!”说完,撂下锄头,快步朝村里跑去。

何雨柱耐心等待着,心中盘算着兑换的比例。他并不指望换到太多细粮,粗粮才是他的主要目标,毕竟空间种植也需要时间,而粗粮更耐储存,是应对未来困难时期的重要战略储备。

不一会儿,老农带着一个半大的布口袋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同样面带期盼的老太太。

“同志,你看,”老农打开口袋,里面是黄澄澄的玉米碴子和一些个头不大的红薯,“这是五十斤玉米碴子,还有十斤红薯。你看能换几条鱼?”

何雨柱估摸了一下,这老农还算实在,没敢要价太狠。他想了想,说道:“大爷,我看您实在。这样,我给您五条大鲫鱼,再搭一条鲤鱼,您看行不?这甲鱼金贵,得另外算。”

老农和老太太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惊喜的神色。五条大鲫鱼加一条鲤鱼,够全家好好吃几顿鱼汤了!他们忙不迭地点头:“行!行!太行了!”

交易完成,何雨柱将鱼用草绳穿好递给老农,自己则将那袋粮食塞进背篓。沉甸甸的粮食入手,他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何雨柱胆子大了一些。他如法炮制,又陆续接触了几户看起来比较老实、住在村子边缘的农户。用剩下的鱼和甲鱼,换到了更多的东西:不仅有玉米、红薯、土豆,还有一小袋绿豆、一些萝卜干,甚至有一户人家用一小坛自家做的酱菜和几头干辣椒,换走了一条鲤鱼。

最让他惊喜的是,有一户人家院子里种着几棵枣树和柿子树,听说何雨柱想要树苗,那家主人很爽快地挖了两棵手指粗的枣树苗和一棵柿子树苗给他,只换了一条不大的鲫鱼。

“同志,这树苗好活,栽下去,几年就能结果子!”农户憨厚地笑着。

何雨柱连声道谢,小心翼翼地将树苗用湿泥包好根部,放进背篓。他心里乐开了花,水果!这可是稀罕物!空间里要是能种出枣子和柿子,那对改善生活、甚至将来送礼,都是极好的东西。

等到背篓里的鱼全部换完,里面已经装满了各种粮食、杂粮、酱菜和树苗,重量远超来时。何雨柱心满意足,不敢多留,推着自行车,快步离开了红星公社。

回城的路上,虽然负重增加了许多,但他的脚步却格外轻快。这次下乡,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换到了大量实实在在的粮食,丰富了空间储备的种类(绿豆可以发豆芽,萝卜干能储存,酱菜和辣椒是调味佳品),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水果树苗!这为空间的长期发展,增添了无限可能。

他找了个无人之处,警惕地观察四周后,迅速将背篓里大部分沉重的粮食转移进了空间,只留下少量掩人耳目。顿时,肩上一轻。

回到四合院,已是下午。他将留下的那点粮食和树苗拿进屋里,对好奇的雨水说是托乡下朋友换的。雨水看着水灵灵的树苗,很是新奇。

关好门,何雨柱迫不及待地将意识沉入空间。看着角落里堆起的那一小堆玉米碴子、红薯、土豆、绿豆,以及酱菜坛子和干辣椒,还有那三棵生机勃勃的树苗,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他立刻行动起来,在黑土地上找了一处阳光充足的地方,将枣树苗和柿子树苗小心翼翼地栽种下去,浇上灵池水。看着树苗挺拔的身姿,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枝头挂满累累硕果的景象。

接着,他将换来的粮食分类存放好。那些红薯和土豆,他特意挑出一些品相好、芽眼饱满的,切块后作为种子,种在了新开辟的区域。绿豆也撒下了一小片。

做完这一切,空间显得更加充实和富有层次感。灵池鱼游弋,黑土地禾苗青翠,新栽的树苗迎风而立,粮食储备初步成型。

“储备粮,又厚实了一分。”何雨柱喃喃自语。这次下乡换物,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物资交换,更是一次战略储备的夯实。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空间的能力,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为自己和妹妹开辟了一条隐秘的补给线。

他知道,这样的行动不能频繁,需要谨慎选择时间和地点。但有了这次的经验,他更加确信,利用城乡差异和空间产出的优势,他可以在不引起太多注意的情况下,持续地、悄悄地积累财富和资源,为即将到来的艰难岁月,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着空间里这片欣欣向荣的小天地,何雨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粮食、蔬菜、水果、鱼鲜……他的“秘密基地”正变得越来越完善。而这一切,都将转化为守护妹妹、对抗院里禽兽、以及在这个时代安稳立足的磅礴力量。下乡暗储粮,这一步,走得太值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