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2章

震后第二天的清晨,阳光终于穿透云层,跟 “迟到的打工人” 似的,斜斜地照进清颜科技的一楼大厅。这里早被改造成物资中转站,热闹得像 “菜市场早高峰”—— 蓝色的救灾帐篷堆成了小山,跟刚从地里拔出来的 “巨型蘑菇” 似的;印着红十字的药品箱整齐排满长桌,像 “排队领糖的小学生”;矿泉水箱垒得快到天花板,跟 “积木塔” 似的,生怕一阵风就吹倒;志愿者们穿着统一的橙色马甲,穿梭在物资间,活像 “忙碌的小蜜蜂”,胶带撕裂的 “刺啦” 声(像撕薯片袋一样清脆)、搬运重物的吆喝声(跟喊号子似的)、登记物资的笔尖摩擦声(像小老鼠啃东西),混在一起,织出一派 “忙得脚不沾地却乐在其中” 的搞笑景象。

林墨背着书包站在登记台前,活像 “刚开学的学霸代表”,手里捧着个蓝色封面的笔记本 —— 封面边角有点卷边,是苏清颜上次送他的 “学霸专属本”,里面前几页记着能量感知的方法,跟 “武功秘籍” 似的,后面几页被他腾出来专门登记物资,比课本还整齐。他从书包里掏出一支黑色水笔,笔身印着 “F=ma” 的物理公式,是苏清颜之前为了逼他补数学送的,现在成了他的 “登记专用笔”,写出来的字都带着 “学霸气场”。

“林墨!这边又到了一批帐篷!” 一个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扛着两顶蓝色帐篷走过来,帐篷上还沾着点泥土,像 “刚从泥地里捞出来的大伞”,他喘着粗气喊:“清点过了,20 顶,都是防雨的!下雨淋不着,比你家雨伞还管用!”

林墨赶紧翻开笔记本,笔尖在纸上 “唰唰” 划过,快得像 “开了倍速的打印机”:“蓝色防雨帐篷,20 顶,上午 9 点 15 分到货。” 他的字工整得像 “打印体”,每个数字后面都标了到货时间,还在旁边用小字备注 “优先发往福利院周边社区”—— 这是昨天跟苏清颜商量好的,震后福利院的孩子和附近居民最需要 “遮风挡雨的小窝”,可不能耽误。

苏清颜拎着一个装满签字笔的透明袋子走过来,活像 “刚从文具店进货的老板娘”,身上穿的还是昨天那套浅灰色运动套装,头发扎成高马尾,只是额前的碎发有点乱,像 “被风吹过的鸡窝”,显然是一早就赶来现场,没顾上整理。她把签字笔 “啪” 地放在登记台上,拿起一本物资清单,清了清嗓子,装出 “专业会计” 的样子:“我来帮你核对,你念数量,我记,这样快,省得你一个人累着。”

林墨抬头看她,眼里带着点 “我懂你” 的犹豫,语气委婉得像 “怕戳穿老板谎言的员工”:“清颜姐,你确定吗?上次算土豆损耗率,你把 20% 算成 20 斤,王师傅还以为要多买 20 斤土豆呢……”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翻篇了翻篇了!” 苏清颜赶紧打断他,拿起一支笔,摆出 “我超专业” 的姿态,笔尖在纸上敲了敲,像 “法官敲法槌”:“这次我肯定没问题,你念吧,我记仔细点,保证一个数字都不错!”

林墨无奈地笑了笑,只好开始念,声音清晰得像 “广播员播报新闻”:“目前已登记物资:蓝色防雨帐篷,之前到了 480 顶,刚才又到 20 顶,合计 500 顶;药品箱,感冒药 120 箱、外伤药 80 箱,合计 200 箱;矿泉水,550 毫升装,之前到了 800 瓶,刚才志愿者又搬来 200 瓶,合计 1000 瓶……”

他念得又快又准,每个数字都像 “刻在脑子里”,可苏清颜握着笔的手却越来越慌,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数字歪歪扭扭像 “蚯蚓爬”,还时不时把 “矿泉水” 写成 “矿泉冰”(估计是想着冰饮了),发现后赶紧涂掉,纸上多了好几个 “黑墨团”,跟 “芝麻饼” 似的。听到 “1000 瓶” 时,她猛地停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笔尖都快戳破纸了,声音带着点 “崩溃”:“等一下!林墨,矿泉水刚才不是说 800 瓶吗?怎么又成 1000 了?我这刚记到 800,你怎么突然加了 200?是不是算错了?”

周围的志愿者都被她的声音吸引,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像 “围观热闹的吃瓜群众”,探头探脑地看过来。一个戴眼镜的志愿者憋笑着说:“苏总,林墨刚才说‘之前到了 800 瓶,刚才又搬来 200 瓶’,800 加 200 等于 1000,没加错呀,小学算术题都算得出来~”

林墨也凑过去看苏清颜的登记本,只见纸上写着 “矿泉水:800 瓶”,后面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对勾,显然是把 “又到 200 瓶” 给漏记了,合计栏里还空着,像 “忘了填答案的试卷”。他忍不住笑出声,手指点了点登记本上的 “800”,语气带着点 “调侃”:“清颜姐,你不仅漏记了 200 瓶,还把‘1000’写成‘100’了,刚才你念的时候,我看见你在‘800’后面加了个零,写成‘8000’,又涂掉改成‘800’,现在直接漏了 200,成 800 了,这数字跟你捉迷藏呢?”

苏清颜低头一看,登记本上果然一片狼藉:“800” 后面有个淡淡的零印,旁边还画了个叉,下面又写了个 “800”,合计栏空得能 “放风筝”,显然是彻底记混了。她的脸瞬间红得像 “煮熟的小龙虾”,从耳根红到脖子,赶紧用笔把 “800” 划掉,改成 “1000”,还嘴硬找补:“我…… 我这是故意测试你有没有认真记!看你是不是会被我带偏,还好你没记错,不错不错,值得表扬!”

“苏总,您上次算土豆损耗率,把 20% 算成 20 斤,也是故意测试林墨的吧?” 刚才憋笑的志愿者又开口了,这话一出,周围的志愿者都忍不住笑出声,跟 “开了闸的洪水” 似的,连扛帐篷的志愿者都停下脚步,放下帐篷凑过来凑热闹,嘴里还说:“苏总,您这测试方法挺特别啊,下次测试能不能提前说一声,我们也好配合您演一下~”

苏清颜的脸更红了,瞪了那个志愿者一眼,像 “被惹毛的小猫”,拉着林墨就往登记台旁边的角落走,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 “小委屈”,跟 “被欺负的小学生找同伴告状” 似的:“别听他们的,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你继续登记,我…… 我帮你递笔!你这支笔快没墨了,我给你换一支新的,保证写起来顺滑得很!”

林墨看着她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眼里满是 “宠溺”:“好,那我继续登记,你帮我递笔递水,这样也挺好,有你当后勤,我登记得更快。” 他知道苏清颜是真的不擅长数字,刚才也是硬撑着想帮忙,现在被调侃,肯定有点尴尬,顺着她的话说,能让她好受点,毕竟 “总裁也要面子的嘛”。

回到登记台,苏清颜真的乖乖当起了 “后勤小管家”,比刚才认真多了。她把签字笔都拆开笔帽,按颜色排好,像 “摆水果拼盘” 似的;林墨的笔快没墨了,她立刻递上一支新的,还贴心地说 “这支墨多,能写好久”;林墨登记得认真,额头上冒了汗,她赶紧从口袋里掏出纸巾递过去,动作轻柔得像 “怕碰碎玻璃”;旁边的志愿者渴了,她还主动递上矿泉水,嘴里说着 “大家辛苦了,喝点水再干,别中暑了”,俨然成了物资站的 “暖心小太阳”,就是刚才的 “数字黑洞” 形象还没完全消散。

林墨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像 “喝了热奶茶”。他低头继续登记,笔尖在纸上划过,数字依旧工整,只是嘴角忍不住上扬,跟 “偷喝了蜜的小狐狸” 似的。登记本上,除了物资数量,他还在空白处写了几个小字:“清颜姐递的笔,墨很足,写着顺手”“矿泉水是温的,清颜姐特意放的,喝着舒服”,这些细碎的小事,他都想记下来,像记能量感知的笔记一样,慢慢攒成属于他们的 “温暖回忆册”。

“林墨,这边又到了一批压缩饼干!” 一个志愿者推着小推车走过来,车上放着十几箱压缩饼干,箱子上印着 “应急食品” 的字样,他笑着喊:“清点好了,15 箱,每箱 24 包,饿了吃一块,顶半天呢!”

“压缩饼干,15 箱,每箱 24 包,合计 360 包,上午 10 点 05 分到货。” 林墨快速记录,刚写完,苏清颜就递过来一瓶温矿泉水,眼神带着点 “讨好”:“喝点水,刚登记完一批,歇口气,别累着了,等会儿还有好多物资要登记呢。”

林墨接过矿泉水,喝了一口,温度正好,不烫嘴,跟 “春天的溪水” 似的。他看着苏清颜,她正帮旁边的志愿者拆胶带,动作有点笨拙,像 “新手拆快递”,手指还被胶带粘了一下,忍不住 “嘶” 了一声,赶紧甩了甩手,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到脸上,她抬手捋了捋,阳光落在她脸上,像镀了一层金边,可爱得让人移不开眼。

“清颜姐,你要不要试试登记这个?压缩饼干的数量不多,很好记的。” 林墨指着刚到的压缩饼干记录,故意逗她,想看看她会不会 “上钩”。

苏清颜赶紧摆手,头摇得像 “拨浪鼓”,生怕再出错:“不了不了,我还是帮你递水吧,登记这种事,还是你来得专业,我可不想再把 360 包写成 36 包,到时候震区的人不够吃,我可担不起责任。” 她怕再记错数字,被志愿者调侃,更怕耽误物资发放 —— 震区还等着这些物资,一点都不能出错,“数字黑洞” 的锅她可不想再背了。

周围的志愿者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一个年纪大的志愿者笑着说:“苏总真是疼林墨,怕他累着,还专门递水递笔,这姐弟俩真好,跟亲的似的,互相照顾,我们看着都羡慕。”

苏清颜没反驳,只是笑了笑,心里却有点甜 —— 虽然 “姐弟” 不是她最终想要的关系,但能被大家认可和林墨的亲近,也很好,至少 “阿姨” 的乌龙彻底翻篇了。她继续帮林墨递笔,偶尔帮着整理登记本,把登记好的页面折起来,方便林墨翻页,动作越来越熟练,像 “练了千百遍似的”。

上午的阳光越来越暖,照在物资站里,驱散了地震带来的阴霾,像 “给大家加了层 buff”。到上午 11 点的时候,大部分物资都登记完毕,志愿者们开始按社区分类打包,准备装车运往震区,动作麻利得像 “流水线工人”。林墨把登记本合上,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没有一处错误,还标注了每个社区的物资分配量,清晰又准确,像 “专业会计做的报表”。

苏清颜递给他一块巧克力,包装纸是金色的,看起来很精致:“累了吧?吃块巧克力补充体力,等会儿我们去食堂吃午饭,王师傅说今天做红烧肉,你最爱吃的那种,肥而不腻,香得很!”

林墨接过巧克力,是他喜欢的黑巧克力,没有太甜,正好符合他的口味。他剥开糖纸,咬了一口,浓郁的巧克力味在嘴里散开,跟 “幸福感爆棚” 似的:“谢谢清颜姐,你递的笔很好用,登记得很快,比我自己换笔快多了。”

“那是,我选的笔,肯定好用,我可是‘文具小专家’!” 苏清颜得意地说,眼里满是笑意,像 “得到表扬的孩子”。她看着林墨嘴角的巧克力渍,忍不住伸手帮他擦了擦,动作自然又温柔,跟 “照顾自家弟弟” 似的:“吃慢点,别噎着,没人跟你抢,不够还有。”

林墨的耳根瞬间红了,跟 “刚烤好的草莓大福” 似的,赶紧低下头,假装看登记本,心里却像被温水浸过一样软,心跳也快了半拍,跟 “开了二倍速” 似的。他知道,从今天起,苏清颜大概再也不会碰物资登记了,只会安安稳稳地做他的 “后勤小管家”,递笔、递水、喊加油,这种平淡又温暖的互动,比任何轰轰烈烈的场面都让他安心,像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港湾”。

旁边的志愿者看到他们的互动,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一个年轻的志愿者还拿出手机偷偷拍了张照,嘴里说 “这画面也太暖了,必须存下来,以后当壁纸”。苏清颜没注意到,还在帮着递水,林墨倒是看到了,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心里想着 “拍就拍吧,反正这是我们的日常”。

上午的物资整理渐渐接近尾声,阳光透过大厅的窗户,落在登记台上,把林墨的登记本和苏清颜手里的签字笔都染成了金色,像 “镀了层金”,格外好看。苏清颜拿起一瓶矿泉水,递给旁边正在打包的志愿者,声音洪亮得像 “喊口号”:“大家都辛苦啦,再坚持会儿,中午我们吃红烧肉,管够!不够还有馒头,让大家吃饱喝足,下午才有劲送物资!”

“好嘞!苏总万岁!” 志愿者们齐声答应,干劲更足了,跟 “打了鸡血似的”,打包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林墨看着苏清颜忙碌的背影,悄悄拿出手机,给她拍了张照片 —— 照片里,苏清颜正笑着递水给志愿者,阳光落在她身上,像个发光的小太阳,温暖又耀眼。他把照片存进手机,备注 “清颜姐的后勤时刻(超可爱)”,然后收起手机,继续帮着整理登记本,心里悄悄想着:以后不管是整理物资,还是研究天赋,只要能跟清颜姐一起,做什么都好,哪怕只是简单的递笔递水,也很幸福。

上午的时光在忙碌又温暖的氛围中慢慢过去,离午饭还有半小时,大部分物资已经打包完毕,整整齐齐地堆在大厅门口,就等着下午装车运往震区,像 “等待出发的士兵”。苏清颜靠在登记台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带着藏不住的笑容 —— 她终于找到了自己在这场救灾中的位置,不是那个手忙脚乱的 “数字黑洞” 总裁,而是林墨和志愿者们身边,那个能递上一支笔、一瓶水、一句鼓励的后勤人员,这个位置,虽然平凡,却让她觉得无比踏实,比签一个亿的合同还开心。

林墨走到她身边,递过来一瓶温矿泉水:“清颜姐,歇会儿吧,等会儿吃红烧肉,别饿坏了。”

苏清颜接过矿泉水,喝了一口,笑着说:“好,歇会儿,有你在,我放心。”

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紧紧靠在一起,像一对并肩作战的伙伴,也像一对即将携手面对未来的恋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物资站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爆笑又温暖的故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