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夜晚”的降临,并非通过天色变化——那窗外的灰蒙永恒不变——而是通过一系列程序化的节点。

首先,是走廊广播里那熟悉的无感情女声:“晚间查房开始,请各位病员留在各自房间。”

紧接着,门外传来规律而沉重的脚步声,不同于护士的轻巧,更像是穿着硬底靴的守卫。脚步声在每个房门外短暂停留,伴随着门板上传来的、沉闷的敲击声,以及一句千篇一律的询问:“一切正常?” 通常得不到任何回应,脚步声便会移向下一间。

陆见微站在门后,静静等待着。他能听到那脚步声在自己的房门外停下,敲击声震得薄薄的门板微微颤动。

“一切正常?” 门外的声音粗哑,缺乏生气。

陆见微没有回答。他知道这并非真正的询问,只是一个流程。

门外沉默了两秒,脚步声再次响起,逐渐远去。

查房,结束了。

几乎在守卫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的瞬间,变化发生了。

头顶那些本就惨白的灯光,如同被集体调低了电压,猛地黯淡下来。不是熄灭,而是变成了一种昏黄、摇曳的状态,仿佛随时会彻底熄灭,将一切抛入绝对的黑暗。光线勉强勾勒出走廊的轮廓,却将大部分细节吞没在模糊的阴影里,投下无数扭曲、拉长的怪异影子。

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金属摩擦声变得清晰起来,仿佛巨大的齿轮在墙壁深处缓缓转动,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滞涩感。

最明显的变化,来自感觉。

门外的走廊,不再是一条笔直的、可预测的通道。它仿佛被注入了某种“生命”,一种粘稠的、令人不安的“延伸感”和“扭曲感”从门缝下渗透进来。仅仅是站在门后,陆见微就能感觉到,外面的空间已经变得……不同了。

迷宫,启动了。

陆见微没有立刻出去。他需要确认初始状态。

他轻轻拉开房门一条缝隙,向外望去。

昏黄的灯光下,熟悉的走廊似乎还是那条走廊,两侧的房门,墙壁上的挂画。但一种强烈的既视感和方向迷失感扑面而来。向左看,向右看,景象几乎一模一样,仿佛站在一条无限延伸的、自我复制的莫比乌斯环的某一点上。灯光在远处摇曳,看不清尽头,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昏黄混沌。

他深吸一口带着金属锈蚀味的空气,迈步走出了房间。

房门在他身后无声地自动关闭。他尝试转动门把手,发现已经锁死。回不去了。

他此刻,正式置身于这座“夜间走廊迷宫”之中。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验证“循环”的存在,并收集数据。

他选择了向左走。步伐稳定,步幅保持一致——这是他之前测量好的,每一步大约75厘米。他一边走,一边在心中默数步数,同时仔细观察着两侧的参照物。

房门是一样的,但细微的磨损痕迹、门牌(虽然模糊)的微小差异,被他强行记忆并编号。墙壁上的挂画是关键。他记得“正常”状态下,固定画作的内容和位置,以及可移动画作的初始位置。

走了大约一百步(约75米),按照他对“正常”走廊长度的估算,应该已经接近尽头,或者至少能看到一个拐角或活动室的门。

然而,前方依旧是昏黄的、无限延伸的走廊,两侧是复制粘贴般的房门和挂画。

他停下脚步,看向身旁墙壁上的一幅画。那是一幅《向日葵》,固定画作之一,编号A3。按照他的记忆,A3画作应该位于走廊中段偏右的位置,但现在……

他回头望去,来路同样是一片昏黄,自己的房门早已消失在视野中。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在“向前”走。

他继续前行,更加专注地观察挂画的变化。又走了约五十步,他再次停下。

这一次,他死死地盯住了右手边墙壁上的一幅可移动画作——一幅《月光下的城堡》,编号B7。

他清晰地记得,在“正常”状态下,B7画框的右下角,应该与墙壁上一块细微的、指甲盖大小的剥落漆皮对齐。

但现在,画框的右下角,偏离了那块漆皮大约……两厘米。

画框,被移动过!

在他行走的过程中,这些可移动的画框,正在悄无声息地、极其缓慢地改变着位置!它们像是一个个微小的舵,在调整着这艘“走廊迷宫”的航向,编织着视觉陷阱!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前方走廊的“尽头”,灯光似乎聚集在那里,勾勒出了一个……向下的阶梯入口的轮廓!

黑漆漆的洞口,仿佛一张贪婪的巨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那昏黄的灯光,如同有生命一般,流淌向那个入口,仿佛在为他指明“道路”。一股微弱但清晰的牵引感从那个方向传来,诱惑着他,呼唤着他,仿佛下面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或者……是离开的出口?

这就是那个崩溃男人提到的“地下室楼梯”!死亡的陷阱!

陆见微强行压制住内心深处那一丝被灯光和牵引感勾起的、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他知道,那是错觉,是系统设置的诱导程序。

他立刻移开视线,不再看那个楼梯入口,转而专注于身旁的墙壁和挂画。

然而,就在他移开视线的瞬间,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周围的景象似乎极其快速地模糊、重组了一下!

当他再次定睛看去时,心脏猛地一沉。

他前方不远处,那幅原本应该是固定画作的《向日葵》(A3),再次出现在他的视野里!而那个诡异的楼梯入口,消失了。

他,回到了某个“原点”附近!

循环,确认了。

他迅速看向左手边墙壁的另一幅固定画作《帆船》(A1),确认了自己的位置——他确实回到了距离起点不算太远的地方。

仅仅是一次对楼梯的注视和短暂的迷失,就足以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被“重置”了位置?

不,不完全是重置。陆见微冷静地分析。他的身体没有瞬间移动的感觉,更像是……在他注意力被楼梯吸引,短暂失去对周围参照物的锁定那一刻,走廊本身的“布局”通过挂画的移动和视觉欺骗,完成了一次对他的“误导性旋转”或“折叠”,让他自以为在朝一个方向走,实则可能是在绕圈子。

这个迷宫,是动态的!是活着的!

破解的难度,远超预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