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于毒身为黑山军重要首领,其死讯令袁绍欣喜不已。

“急报!”

“襄邑紧急军情,曹操掘开黄河堤岸水淹襄邑,袁术被迫从东门突围,正好中曹军埋伏。”

“此役袁术主力尽丧,其本人下落不明。”

“什么?”

“曹操竟引黄河之水淹没襄邑?袁术全军覆没生死未卜?”

听闻曹操水淹襄邑迫使袁术弃城,又在城外设伏致使袁术失踪,这一连串消息让袁绍震惊不已。

在场将领颜良、文丑等人亦是神色骤变。

当初得知袁术与陶谦联合进攻兖州时,众人便料定实力薄弱的曹操必败无疑。

正因如此,袁绍才派兵威慑陶谦,以防曹操速败导致南方局势失控,影响他对付公孙瓒的战略部署。

谁知曹操非但未败,反而兵不血刃拿下襄邑,更将袁术逼至绝境。

此役大捷令曹操声威大振,缴获袁术军大量物资,实力更上层楼。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制胜者,可谓用兵如神。”

“此人既能因地制宜引水破城,又能料敌先机截断退路…”

“谋略深远,算无遗策…曹操背后定有高人辅佐!”

田丰详细了解战况后,不禁发出这般赞叹。

天下智士何其多,有此等能耐者却是凤毛麟角。

听闻荀家那位”王佐之才”荀彧,日前已投效曹孟德,莫非此计出自他手?

许攸捋着山羊须,若有所思。

“非也。”

沮授摆手道:”此番曹操征讨袁术,随军谋士仅有戏志才与杨牧二人。荀彧留守兖州督办粮秣。”言罢意味深长地扫过审配与郭图:”此二人皆是当世奇谋,能巧借黄河之水倒灌襄邑。”

“但戏志才素来持重,此番却调半数兵力埋伏城东,放任其余三门不顾,实非其风格。”说到此处,沮授适时收声退回队列。

“杨牧!”

众人心下了然。曹操仅带两位军师,既非戏志筹谋,必是杨牧手笔。

“杨牧?”

田丰扼腕叹息:”如此奇才竟不得共事,实乃憾事。”自入袁营以来,他已多次听闻杨牧之名,更知其被迫离营的缘由。每每思及此等大才竟被郭图、逢纪之流排挤,最终便宜了曹操,便觉痛心疾首。

“又是这杨牧!”

郭图暗自咬牙。袁公路坐拥四世三公的根基,聚敛诸多能臣猛将,竟成全了杨牧竖子成名,当真废物!

感受着众人异样的目光,郭图低头掩去眼中怨毒。他对袁术百般唾骂之余,对杨牧的恨意更甚——作为驱逐杨牧的主谋,杨牧越是声名鹊起,他郭图就越要背负嫉贤妒能的骂名。

此刻他只恨当初手段不够狠绝,未能将杨牧永远留在邺城郊外。

《将夜》

冀州军帐内议论声渐起,田丰对杨牧的赞誉传入袁绍耳中,这位四世三公的贵胄指节发白,玉扳指在案几上磕出清脆声响。

郭图敏锐地察觉到主公案前茶水泛起涟漪,当即以袖掩唇轻咳。逢纪会意,振袖时腰间组玉佩叮咚作响:”南阳袁公路色厉内荏,纵有三十万大军亦不过土鸡瓦狗。杨牧此胜,实乃…”

“够了。”袁绍突然打断,青铜爵中的醴酒泼洒在青州进贡的云纹锦缎上。他凝视着帷幕上悬挂的《九州舆地图》,幽州部分尚有墨渍未干。

帐中二十四盏连枝灯同时摇曳,映得谋士们脸上阴晴不定。逢纪突然指着地图笑道:”主公请看,待我军拿下蓟城,这北方四州便如…”他手指划过羊皮地图,发出沙沙轻响。

袁绍突然抚掌大笑,惊得侍卫腰环刀撞在门楣上。他取过侍从捧着的错金弩机把玩:”传令,让颜良的玄甲 ** 向剧县。”弩机机括发出”咔嗒”脆响:”至于那个杨牧…”

“遵命。”

待诸事安排完毕,袁绍独自凝视着跳动的烛光,眼中光影交织,晦暗难测。

“杨牧!”

“我袁本初确有眼无珠,错将你逐出麾下。但天下人终会明白,这个决定——是对的。”

……

兖州·亢父城。

陶谦的临时府邸内,文武幕僚齐聚,商讨夺取任城之策。

“报!”传令兵疾奔入厅,“襄邑急讯!曹操决黄河水淹城,袁术溃败弃城,东逃途中遭伏,大军折损过半,其人生死未卜!”

满座哗然。

“曹操竟狠绝至此?”

“袁术坐拥六万精兵,更有南匈奴残部助阵,怎会败给区区三万曹军?”

陶谦指节叩案,众人霎时噤声。

当初袁陶联盟共伐兖州,正是因袁术势大,众皆以为曹操必亡。谁料强弱颠覆,如今倒要直面那杀红了眼的豺虎。

“曹操必回师任城。”陶谦环视面色苍白的属臣,“以我军三万之众,当何以应对?”

“急报!”

“主公,城外突现一支兵马,高举南阳郡守袁术旗号,自称是其麾下先锋大将,请求入城。”

……

距离亢父城外不远的官道上,一支军队飞驰而来。

“曹”字大旗迎风招展,气势如虹。

这支铠甲鲜明、刀剑出鞘的精锐之师,浑身透着肃杀之气。

这正是刚从封丘、襄邑凯旋的曹操大军。

曹操本欲在襄邑休整后,再率胜师回援任城的曹仁。

但军师杨牧献计,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曹操采纳建议,当即率领军队日夜兼程。

“先生。”

“陶谦真会中计,放他们入城吗?”

于禁作为曹操麾下老将,能力出众,颇受器重。

虽见识过杨牧的谋略,但对此计能否成功,仍存疑虑。

他这一问,引得周遭将领纷纷侧目。

能随侍曹操左右的武将,皆非泛泛之辈,对军略都有独到见解。

众人心中,同样困惑。

“当然!”

杨牧斩钉截铁,显得成竹在胸。

“先生。”

“若陶谦坚持查验身份,此计岂不功亏一篑?还请先生明示。”

于禁直接道出心中疑虑。

作为熟读兵书、精通军略的将领,在他看来,此计最大破绽,便是城下“袁军”的身份问题。

亢父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陶谦坐拥如此雄城,突遇袁术溃军来袭,定会严查来人身份。这等情势下,曹军假扮的袁术部队,随时可能露出破绽。

众将听罢暗自颔首,于禁所指的隐患正是众人所虑。

“哈…”

“于禁将军所言不虚,不过要验明身份总需耗时费工。依我之见,当再给陶谦施压,叫他无暇细查。”

话音未落,杨牧不再对于禁多作解释,转而笑望身侧的夏侯惇:”元让,诸事可俱备否?”

“夏侯将军?”

杨牧突然点名夏侯惇,于禁等将领皆投去诧异目光,众将面面相觑——正值军议要紧处,怎又牵扯到夏侯惇?

“呵呵…”

“先生尽可宽心,末将必不负所托。”

夏侯惇环视满脸困惑的众将,咧着嘴抱拳应命,随即在众人不解的注视中,独自率领一支精骑绝尘而去。

……

彼时城关之上。

“袁术残部?”

闻报城下出现袁术败兵,陶谦不由眉头紧锁。来者竟是袁术前锋将而非其本人,这恰印证了此前传闻——袁术生死未卜,下落成谜。对身为盟友的陶谦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随我登城一观。”

陶谦强压心绪,率文武群臣登上城楼。只见城下军马器械散乱,士卒神色惶恐,确是一支溃败之师。

陶谦面色渐沉,扬声喝道:”城下何人统兵?速来答话!”

“将军!袁术大人帐下先锋部队在襄邑遭遇曹军伏击,被敌军 ** 至此,请大人速开城门放我等入关!”

一名骑兵从溃军中冲出,向城头的陶谦声嘶力竭地呼喊,脸上混杂着血迹与泪水。

陶谦手扶城墙追问:”尔等兵力远胜曹操,更有匈奴骑兵助阵,为何屡战屡败?又为何偏从东门突围?”

袁术前锋只得如实禀报:”我家将军命刘祥将军驻守匡亭,主力驻防封丘。不料曹操亲率大军围攻匡亭,将军本想趁机围歼曹军…”

“既然如此,败退的该是曹操,怎会是你们?”陶谦打断道。

“那曹操奸诈异常!围攻匡亭实为诱敌之计。我军驰援途中遭遇埋伏,损失惨重。”

陶谦皱眉:”纵使中伏,也该退守封丘重整军备,为何径直退至百里外的襄邑?”

“我军本欲在封丘再战,怎料曹操派奇兵夜袭大营。腹背受敌之下,只得护着将军突围,一路退至襄邑…”

城楼上众将闻言倒吸凉气。陶谦沉吟道:”先以匡亭为饵设伏,再派奇兵端其老营,竟将袁术心思算得如此精准。”

“连环毒计,步步杀机。”陶谦的副将握紧剑柄,”曹营定有高人坐镇!”

听着败将讲述完整场战役,城头守军皆面露惊惶。箭垛后的士卒不自觉地紧了紧手中长矛,晚风卷着血腥味掠过城垣。

袁术的败亡虽寥寥数语带过,但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心知肚明——这连环计策根本是曹军谋士对袁术阵营的碾压式打击。

“曹营竟有如此高人?”

听到部下的窃窃私语,陶谦的面色愈发阴沉。曹军能人越多,意味着他们的处境越危险,很可能重蹈袁术覆辙。

“轰——”

“轰隆隆——”

陶谦刚要追问,突然感到城门剧烈震动。远处地平线上尘土漫天,遮天蔽日。

转眼间,

绣着”曹”字的大旗已猎猎出现在视野中,后方万余名精锐铁甲如潮水般压来,寒光凛冽。

“杀——”

“追上去!”

“别让他们逃进关内!”

领军者正是单骑出走的夏侯惇,此刻一马当先。

“吼!”

“杀!”

其麾下士卒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什么?”

“曹军竟来得这般快?”

望着突然兵临城下的敌军,陶谦大惊失色。原以为今夜能平安度过,未料曹军追击如此迅猛——他尚未辨明袁军真伪,敌军已至城下。

“陶使君救命!”

“快开城门啊!”

“曹军杀过来了!”

眼见森冷刀锋越来越近,溃逃的袁军将士惊慌失措,向着城头拼命呼救。

“主公,”

“是否开城?”

在夏侯惇大军逼近的蹄声与城下凄厉呼救声中,众幕僚齐刷刷望向陶谦。

“如何是好?”

转眼间。

陶谦肩头陡然沉重,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