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2章

第18章 砥柱立根展新篇

供应商串通抬价风波,如同投入轧钢厂这潭深水的一颗石子,涟漪扩散,最终却以何雨柱的完胜而告终。这不仅让他在厂领导心中的分量进一步加重,更在后厨内部树立了无可撼动的权威。连最后几个心存侥幸、试图阳奉阴违的老师傅,也彻底熄了心思,老老实实地按照何雨柱定下的规矩办事。

刘师傅称病在家躲了几天后,终究还是灰溜溜地回来上班了。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几乎不与人交流,每天只是机械地完成分内工作,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那是一种野心被彻底碾碎、锐气被完全磨平后的颓丧。何雨柱对此视若无睹,只要他不生事,便也由他去。食堂需要的是稳定和效率,而非无谓的内耗。

借着这次风波带来的契机和李怀德主任的全力支持,何雨柱迅速将他构想的《食堂合格供应商评估与管理暂行办法》推行了下去。他建立了初步的供应商档案,引入了简单的评估机制(包括价格、品质、交货及时性、服务态度等),并有意引入了几家像老赵那样信誉好、价格公道的“备选”供应商,形成了良性竞争。这一举措,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扎紧了篱笆,极大地压缩了类似围积抬价、以次充好等行为的生存空间。

处理完这些紧迫事务,轧钢厂食堂的运行进入了一段平稳而高效的时期。何雨柱也终于得以从繁杂的危机应对中稍稍抽身,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日常管理的优化和对未来的思考上。

他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融合了两世的厨艺心得,特别是如何将一些精细菜品的理念和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大锅菜的实践中,在保证效率和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普通工友的用餐体验。他还抽空给马华等年轻学徒开设了小灶,系统地传授一些基础的刀工、火候、调味原理,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机械地重复劳动。他的目标是,不仅要管好食堂,更要带出一支有技术、有素养的后厨队伍。

就在何雨柱在事业上高歌猛进,不断夯实基础之时,他与冉秋叶之间那如溪流般悄然流淌的情谊,也迎来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转折点。

时近清明,天气转暖,柳树抽芽,空气中弥漫着万物复苏的生机。这天下午,何雨柱接到雨水带回来的口信,冉老师请他方便的时候去学校一趟,想和他聊聊雨水近期的学习情况,以及即将到来的小升初事宜。

何雨柱心中微动。这并非第一次因为雨水的学习与冉秋叶沟通,但这一次,他感觉到有些不同。或许是因为前次家校活动他留下的良好印象,或许是因为雨水确实到了关键时期,也或许……有别的什么。

他特意选了一个周六的下午,天气晴好,暖风拂面。他换上了那身最整洁的中山装,将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甚至还对着水缸照了又照,确认自己的形象足够精神利落。看着水中那个眼神沉稳、肩背挺直的年轻身影,他恍惚间有些陌生,又有些自豪。这不再是那个懵懂冲动的“傻柱”,而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的青年。

来到学校,校园里比平日安静许多。他敲开冉秋叶办公室的门,只见她正坐在窗边的书桌前批改作业,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在她身上镀了一层柔和的光晕,显得格外娴静美好。

“冉老师。”何雨柱轻声打招呼。

冉秋叶抬起头,看到何雨柱,脸上露出一抹浅笑,如同春水泛波:“何雨柱同志来了,快请坐。”她起身给他倒了杯热水。

“谢谢冉老师。”何雨柱接过水杯,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作业本,是雨水的作文,上面有冉秋叶用红笔写的细致批注。

“找你来,主要是想说说雨水的情况。”冉秋叶开门见山,语气温和而专业,“雨水这孩子,很懂事,学习也刻苦,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尤其是语文作文,最近进步很明显,细节和情感都丰富了不少,这和她家庭氛围的改善是分不开的,你这个哥哥功不可没。”

何雨柱心里一暖:“是冉老师您教导有方。”

冉秋叶摇摇头:“是孩子自己努力,你也付出了很多。”她顿了顿,语气稍显郑重,“接下来就是小升初了,虽然现在升学压力不像后来那么大,但一个好的中学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以雨水目前的成绩,争取一下区里的重点中学是有希望的。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对雨水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打算?”

何雨柱认真地听着,他知道,这不仅是老师对家长的例行沟通,更是一种信任和重视的体现。他沉吟片刻,坦诚地说:“冉老师,不瞒您说,我没念过多少书,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雨水多读书,读好书。只要她有能力,肯用功,我愿意一直供她念下去,上大学更好。至于具体选哪个学校,我对这些不太懂,还要多听听您的建议。”

他的话语朴实,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深沉的关爱。冉秋叶看着他眼中那真挚而坚定的光芒,心中微微触动。在这个很多家庭还指望孩子早点工作挣钱的年代,何雨柱能有这样的眼界和担当,实属难得。

“你能这么想,真的很好。”冉秋叶语气中带着赞许,“雨水是个有潜力的孩子,不应该被埋没。区一中和三中都不错,学风正,师资强。我会重点推荐她,到时候升学考试,让她正常发挥就好,别给她太大压力。”

“我明白,谢谢冉老师!”何雨柱由衷地感谢。

正事谈完,办公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阳光透过窗户,暖洋洋地洒在两人身上。

冉秋叶似乎犹豫了一下,目光落在何雨柱带来的一个不大的布包上(里面是他用系统签到获得的山楂和冰糖做的山楂糕,想着给冉老师尝尝鲜),轻声问道:“何雨柱同志,我听说……前段时间,你在厂里遇到些麻烦?还牵扯到采购什么的?”

何雨柱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事都传到冉老师耳朵里了。看来厂里还真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或者是院里那些风言风语又起了作用?他坦然一笑:“是有点小波折,不过已经解决了。有些人想占公家便宜,被发现了。”

他没有多说细节,轻描淡写地带过,显得举重若轻。

冉秋叶看着他从容的样子,想起之前听到的一些关于他“手段强硬”、“不好相处”的议论,再对比眼前这个沉稳干练、对妹妹充满关爱的青年,只觉得那些传言愈发可笑。她抿了抿嘴,难得地带着一丝好奇和打趣的语气问:“我还听说……你现在是厂里食堂的……代理班长?管着好几十号人?真厉害。”

何雨柱被她这略带俏皮的语气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都是厂领导信任,赶鸭子上架。其实就是想把本职工作干好,让大家能吃上放心饭。”

他的谦虚和务实,再次赢得了冉秋叶的好感。她发现,和何雨柱交谈,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他既有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坚韧,又没有那种市井的油滑和算计;既有超越年龄的沉稳干练,又不失年轻人的真诚和上进心。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话题从雨水的学习,偶尔会跳到最近的天气,或者街上新开的书店。气氛融洽而自然,仿佛相识已久的老友。

看着时间不早,何雨柱起身告辞。他将那个布包推到冉秋叶面前,语气自然地说:“冉老师,这是我自己做的一点山楂糕,用的都是好材料,开胃消食。您批改作业辛苦,偶尔换换口味。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您别嫌弃。”

他的理由合情合理,态度坦然,让冉秋叶无法拒绝。她脸上微微泛红,接过布包,低声道:“谢谢你,何雨柱同志。你太客气了。”

“应该的,您为雨水费心了。”何雨柱笑了笑,再次道谢后,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教学楼,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何雨柱感觉自己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这次与冉秋叶的交谈,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深入和自然。他能感觉到,两人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隔膜,正在一点点消融。一种难以言喻的、带着暖意和期盼的情感,在他心中悄然滋长。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很多。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真诚,一步步去靠近,去争取。

回到四合院,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将院墙染成温暖的橘红色。何雨柱刚走进中院,就看见易中海背着手站在自家门口,目光沉沉地看着他,那眼神复杂难明,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何雨柱面色平静,如同没有看见一般,径直走向自家房门。他知道,易中海一定听说了他在厂里再次化解危机、地位愈发稳固的消息,也或许,听到了些关于他与冉老师接触的风声。这位一大爷心中的挫败感和危机感,恐怕已经达到了顶点。

但那又如何?何雨柱心中一片坦然。他行得正,坐得直,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易中海之流的算计和阻挠,不过是前行路上的几块绊脚石,踢开便是。

他推开家门,屋里,雨水正在灯下认真写字,听到动静抬起头,露出甜甜的笑容:“哥,你回来啦!”

“嗯,回来了。”何雨柱应着,脸上露出了真正放松和温暖的笑容。

屋外,易中海看着何家紧闭的房门,脸色在夕阳的阴影下显得有些阴沉。他站了许久,才缓缓转身,踱步回了自家屋子。一场风波平息,但新旧力量的碰撞,观念的冲突,利益的纠葛,在这座古老的四合院里,从未真正停止。何雨柱这根骤然崛起的“砥柱”,已然立稳了根基,而他与院内旧有秩序之间的碰撞,也必将随着他力量的不断增长,进入一个新的、更加激烈的阶段。

但此刻,何雨柱无暇他顾。他坐在妹妹身边,检查着她的作业,耐心地讲解着她不懂的问题。灯光下,兄妹俩的身影依偎在一起,温暖而安宁。这方小小的天地,是他奋斗的意义,也是他力量的源泉。未来的风浪或许更大,但他这艘已然成型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第一卷的故事,于此,暂告一段落,但何雨柱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