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棒梗狠狠朝杯里啐了口唾沫。
让你打我爹!让你不给我肉吃!连小米粥都舍不得分我!这口唾沫算是爷爷赏你的!
想象着杨青山回来端起杯子喝水的样子,棒梗忍不住笑出声。
衣柜里叠放整齐的衣物被他拽出来扔在地上。
最里边有几个玻璃瓶,棒梗够不着,伸手去拿时摔碎了两个。
终于摸到两块糖。
他麻利地剥开糖纸,一块塞进嘴里,另一块揣进兜。
真甜!
棒梗惊喜地咂嘴。
上次吃糖还是春节时,贾张氏拿出三块糖,分给棒梗两块,小当一块。
小当吃完自己的糖,眼巴巴舔着糖纸问:“哥,让我舔一口行不行?”
棒梗甩手就给她一耳光:“赔钱货!给你吃一块就不错了,还想碰我的!”
小当哭了半天,也不见贾张氏来哄。
肉藏在哪儿?
棒梗从衣柜翻到碗柜,噼里啪啦又摔碎几个碗。
碗柜深处有个小瓶,他踮脚伸手掏了出来。
这是杨青山早上从系统空间取出的魔鬼椒,原本打算做菜时调味用,随手塞在碗柜角落。
没承想还是被眼尖的棒梗发现了。
他含着糖,仔细端详着辣椒瓶。
这绝不是肉!肉不长这样。
拇指大小,红得发亮,闪着耀眼光芒。真好看!
两块糖,杨青山那小子藏在衣柜最里头。
这东西在碗柜最深处,肯定也是杨青山的宝贝。
肉没找着,小米粥也没影!
要是只拿两块糖——不,只拿一块糖,我棒梗岂不是亏大了?
管他呢!
凡是杨青山那家伙当宝贝的,我棒梗一样也不给他留!
先尝尝再说!
棒梗拧开瓶,抓起一只辣椒扔进嘴里。
……………………
“啊——”
辣味猛地冲上脑门,嗓子像被火燎过。
棒梗赶紧吐出来,可那辣劲还是一个劲往身体里钻。
他觉得自己仿佛吞了只刺猬,尖刺划破喉咙,顺着食道一路滚进胃里。进了胃,那刺猬竟炸开了毛,整个胃里火烧火燎。
“啊——”
棒梗又惨叫起来。嗓子灼痛,连呼吸都带着刺痛,喘气成了折磨。从胸口到肚子,像要烧起来。
棒梗出门后,贾张氏搬了个马扎坐在门口,给裤子打补丁。看似干活,其实一直东张西望,竖着耳朵听动静。
听到第一声叫,贾张氏没太在意。
这小子,肯定是找到肉乐疯了。
还是太小!都叮嘱他别出声了,一高兴就忘光。
唉!难为我乖孙,想吃口肉还得自己找。
第二声叫传来,贾张氏慌了。
怎么回事?不就是去杨家那小子屋里翻翻,找找肉和小米粥吗?怎么叫成这样?
而且这叫声听着不对!
贾张氏扔下裤子,也顾不上被人看见,冲到杨青山门口推门一看——
棒梗瘫在地上,满脸通红,涕泪横流,弓着身子瑟瑟发抖。
“乖孙,你这是咋了啊?”贾张氏慌了神,忘了两人还在杨青山屋里,放声哭喊起来。
这时候,院里不上班不上学的人,大多也不在家。
有的去买菜,有的去挖野菜,有的串门去了。
许大茂的妻子娄晓娥习惯晚起,此时刚醒,正在后院刷牙。听到棒梗与贾张氏的呼喊声,她匆匆赶往中院。
奇怪的是,声音竟来自杨青山的屋子。推门一看,满地散落着衣物和碎裂的瓶碗。
娄晓娥蹙起眉头——看来贾家这小子是溜进来干坏事了。
贾张氏抱着棒梗急切询问,娄晓娥再次皱眉。这位祖母见到孙子在别人屋里竟毫不惊讶,莫非早就知情?明知孩子行窃却不阻拦,贾家的家风实在令人侧目。
棒梗状态明显异常,贾张氏惊慌失措。”怎么回事?”娄晓娥问道。只见男孩满脸通红,浑身湿透,胸口剧烈起伏,张着嘴拼命喘气。
“乖孙别吓奶奶!”贾张氏带着哭腔追问。棒梗只觉得头痛腹痛,浑身灼热,每个毛孔都在燃烧。他想开口却发不出声,勉强抬手指向自己的嘴。
“你嘴巴怎么了?”贾张氏看着孙子鲜红的嘴唇不知所措。”他都说不了话了,快送医院!”娄晓娥催促。贾张氏这才抱起棒梗冲向医院。
“把青山家糟蹋成这样。”娄晓娥望着满地狼藉叹息着关上门。贾家这般行事,待杨青山回来定要又起 ** 。
医院里,贾张氏对着收费单瞪大眼睛:”十块钱?你们抢钱吗?”护士耐心解释:”当时情况危急,我们已经破例先救治了。”
“天杀的杨青山!”贾张氏咬牙切齿,”我孙子受罪又破财,你休想逃过去!必须赔钱!”
我花了十块钱,你得赔我一百!”贾张氏恶狠狠地说。
杨家那个小崽子,实在太气人了!
棒梗能说话以后,把吃了什么东西告诉了医生。
医生很惊讶:“小朋友,你吃的那应该是传说中的魔鬼辣椒。在我们这儿,这种辣椒非常少见,比普通辣椒要辣很多倍。幸好你马上吐出来了,不然真可能辣出人命!”
这下贾张氏更确信了:杨家那小子肯定是故意把辣椒放在外面的,就是想害人!她暗暗盘算,回家之后怎么找杨家那小子算账,非得让他赔钱、在大院里丢尽脸不可!
轧钢厂车间里。
今天是钳工二级考核的日子。为了表示重视,李主任特意让人挂了横幅,就贴在一进门的墙上。
车间空地上,“一”字排开了几张工作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操作工具。
李主任、易中海和几位厂里的技术员坐在一排桌子后面。
李主任先介绍了主席台上的考官,又讲了考核规则,最后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台下等着考核的工人们都用力鼓掌。
易中海扫了一眼参加考核的工人——贾东旭一脸兴奋,恨不得立刻冲上工作台;杨青山坐在他后面,表情平静。
易中海暗暗冷笑:小兔崽子,今天最好别手抖。考核中只要你手抖一下,我就判你违规操作!到时候,你又白忙一场!
每天准时五更:上午三更,晚上两更。
16. 完美级操作,震撼全场
钳工考核分笔试和实操两部分。
那时候工人识字的不多,笔试也就是几张简单的图纸,对的打勾,错的打叉。平时工作中多留心观察的,笔试基本都能过。
笔试时间结束,台上有人下来收试卷。
易中海看向贾东旭,贾东旭交了卷,朝他点了点头。
“好,现在开始实操考核!”李主任在台上宣布。
实操才是钳工升级考核的关键。
车间中间摆了几张工作台,这次参加二级考核的有近百人。
运气好的一次就能过,运气不好的考几回也过不了——比如杨青山。
当然,能不能顺利升级,跟考官也有很大关系。
实操考核时,主席台上的考核官们都会下来,在工作台附近近距离观察考生的操作。
如果操作中有点小失误,考核官不认真计较,也能过关,那就算是运气好。但如果考核官非要较真,那就只能等下一次机会。
也有人操作很认真规范,但考核官就是看你不顺眼,非要挑毛病不让你过,这也只能认运气不好。遇到这种情况的工人,时间一长,要么满腹牢 * 、怨天尤人,要么渐渐消沉,在车间里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没办法,考核不通过,工资就涨不上去。一家人等着吃饭,挣不到钱回家,难免被指责。
父母会怪你不争气,你要是反驳,他们总会说:“肯定是你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人。要不全厂这么多人,怎么偏偏不让你过?”
媳妇会埋怨你没本事,说别的男人隔几年就涨一次工资,怎么到你这就一直没动静?隔三差五还要闹一场。
孩子会跟你说,别人爸爸给他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你摸摸口袋,除了心里愧疚,什么也做不了。
自己心里就不难受吗?
当然难受。
考核官在厂里都是有话语权的人。车间里有人为了巴结他们,可能动不动就排挤你、给你穿小鞋。
爹娘不疼、媳妇吵、孩子闹,在车间还受排挤。再有韧性的人,天天被生活磋磨,时间久了也会麻木。
有委屈又怎样?没人愿意听你抱怨。
你要真有本事,就去参加考核晋级。可考核官看你不顺眼,能过吗?不能。有的人一辈子就这么被耽误了。
于是能少干就少干,能偷懒就偷懒,死气沉沉,混一天算一天,成了车间里的老油条。
实操考核是几个人一组轮流进行。超时或者操作不规范,都会被刷下来。
贾东旭和杨青山不在同一组,贾东旭那组排在杨青山前面。
实操时可以说话,周围人也可以围观,只要不上工作台干扰操作就行。
轮到贾东旭这一组了。他走到工作台前,看了眼易中海,深吸一口气。
“开始!”李主任喊道。
工作台上放着图纸,考生要用台上的材料按图纸做出工件。
贾东旭拿起图纸看了看——这图形,师父易中海前几天刚跟他讲过,还手把手带他做过一遍。
可这时他却挠了挠头,怎么有点想不起来了?
易中海递了个眼神,贾东旭一下子明白了。
对,第一步就该用这个工具!
贾东旭拿起工具,按步骤操作起来。
每到记不清下一步,贾东旭就悄悄看向易中海,易中海便用眼神示意他。
“贾东旭挺厉害啊!”后面参加考核的人议论道。
“看他做得有条不紊的。”
“也不看看他师父是谁?厂里唯一的八级钳工,徒弟能差吗?”
“刚才他是不是做错了?”
“别瞎说,我看他后来改过来了。”
贾东旭这组考核结束,他收拾好操作台,看向易中海,易中海朝他点了点头。
贾东旭长舒一口气,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二级通过了!下个月就能多拿十块钱了!
能多买点玉米面回家了。自从秦淮茹生了槐花,家里粮食总不够吃,这下能吃饱了!
轮到杨青山组考核,贾东旭和易中海对视一眼。
嘿,小子,看你还能得意多久,好戏开场了!
贾东旭走到杨青山旁边,看他操作。
“不对吧?你刚才那步错了!”贾东旭对低着头的杨青山说。
杨青山头也不抬,继续手里的活。
“啧,好心提醒你还不领情。”贾东旭低声嘀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