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复汉军”的旗帜在中原大地上飘扬了一年有余,从最初的数千残部,已壮大到三万精兵。龙砚恪守“抚民为先,稳扎稳打”的准则,沈清辞的医庐随军而行,救治伤员、安抚百姓;蹉跎运筹帷幄,从不打无把握之仗;郑宇、杨佳、华荣各领一军,以“弓、盾、陷阱”互为犄角,虽接连取胜,却始终未敢贸然逼近京城——慕容玄与匈奴王在京畿重地布下了层层防线,数十万敌军盘踞于此,收复周边城池已是步步荆棘,想要直捣黄龙,仍需时日。

三场关键战役,虽未能触及京城核心,却为“复汉军”站稳脚跟、积蓄力量奠定了根基,更让群英的锋芒在血与火中愈发鲜明。

第一场:青石关伏击战——陷阱诱敌,弓盾锁喉

青石关是中原通往北疆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天伦教囤积粮草的重要据点,由护法周通率领五千教众与两千匈奴骑兵驻守。此关依山而建,关下是仅容两车并行的狭长山道,两侧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周通自恃地形险要,又仗着麾下有匈奴骑兵助阵,每日饮酒作乐,只派少量士兵巡逻,毫无防备之心。

蹉跎站在沙盘前,指尖划过山道轮廓,目光沉凝:“青石关硬攻必遭重创,需诱敌出关,再聚而歼之。华荣,你率五百工兵,连夜在关前三里的野狼谷布设三重陷阱,务必做到不留痕迹;杨佳,你领一千盾兵,在谷口列‘龟甲阵’,死死守住退路;郑宇,你带八百弓兵,埋伏在谷两侧悬崖,待敌军入谷,先射其将领与旗手;龙将军,你率主力骑兵,绕至关后,待敌军倾巢而出,夺取关口即可,不必恋战。”

夜幕如墨,华荣带着工兵潜入野狼谷。他身材瘦小,动作灵巧得像只山猫,手中铁铲、凿子在山石间翻飞,起落间毫无声响。三个时辰内,他带人完成了三重杀阵:谷口埋设“踏弩阵”,踏板与数十架强弩相连,一经触动便箭雨齐发;谷中挖掘数十个“陷马坑”,坑底布满削尖的硬木,上面覆盖茅草与浮土,与地面浑然一体;谷尾用铁链固定数块万斤巨石,旁设暗哨,待敌军退路被断,便拉动机关滚落堵截。每一处陷阱都精准计算着敌军行进路线,连杂草的倒伏方向都刻意模仿自然状态。

次日清晨,龙砚派百名士兵伪装成流民,在关下辱骂叫阵,控诉周通勾结匈奴、残害百姓的罪行。周通本就性情暴躁,又被连日的安逸磨掉了警惕,拍案而起:“一群乌合之众也敢撒野!全军出击,斩尽杀绝,提着他们的头颅下酒!”

两千匈奴骑兵率先冲出关口,马蹄踏得山道尘土飞扬。他们见“流民”四散奔逃,愈发骄横,毫无顾忌地追入野狼谷。“轰隆”一声,最前方的骑兵触动踏弩阵,数十支铁箭破空而出,瞬间射倒数十人。匈奴骑兵阵脚大乱,纷纷勒马,却被后续部队推着向前,不少战马失足跌入陷马坑,凄厉的惨叫在山谷中回荡。

“有埋伏!撤退!”周通在阵后察觉不对,慌忙下令,却见谷两侧悬崖上箭矢如雨般落下。郑宇立于悬崖之巅,挽弓如满月,眼神锐利如鹰,能在混乱中精准锁定目标——他先射旗手,再射将领,弓弦响动间,敌军的指挥体系瞬间崩塌。一名匈奴百夫长刚要重整队伍,便被郑宇一箭穿透眉心,倒毙马下。弓兵们紧随其后,穿甲箭穿透敌军铠甲,火箭点燃山谷两侧的干草,浓烟滚滚,更让敌军陷入恐慌。

杨佳率领的盾兵早已在谷口列成坚不可摧的盾墙,盾牌层层叠叠,如同一堵钢铁城墙。逃窜的匈奴骑兵撞在盾墙上,被盾兵手中的长戈从缝隙中刺穿,死伤惨重。杨佳身材魁梧如铁塔,手持一面一人高的精铁盾,立于阵前,硬生生接住了几名匈奴勇士的合力冲击。盾牌被砍得火花四溅,他却纹丝不动,大喝一声,双臂发力,将一名匈奴骑兵连人带马震飞数丈。

此时,龙砚率领的主力骑兵已绕至关后,趁关中空虚,一举攻破青石关。周通见后路被断,军心涣散,想要突围,却被郑宇一箭射穿肩膀,生擒活捉。这场战役,“复汉军”以伤亡不足三百的代价,歼灭敌军四千余人,收复青石关,缴获粮草十万石、兵器数千件——这是“复汉军”首次夺取敌军重要据点,不仅补充了物资,更让周边百姓看到了希望。

沈清辞的医庐设在关下空地上,她带着十余名医官忙碌到深夜。受伤的士兵被抬来,有的中箭,有的骨折,有的被陷阱划伤。沈清辞手中银针翻飞,精准刺入穴位止血,再用煮沸的烈酒清洗伤口,敷上自制的疗伤药。一名年轻士兵被陷马坑中的硬木刺穿小腿,疼得浑身抽搐,沈清辞一边轻声安抚,一边迅速为他清创、缝合,动作轻柔却果断。经她救治的士兵,大多能在半月内恢复战斗力,这也是“复汉军”能持续作战的关键。

第二场:洛水保卫战——盾阵御敌,医术安民

洛水城是中原腹地的交通枢纽,城内囤积着大量粮食,也是“复汉军”与敌军争夺的战略要地。匈奴王派太子拓跋烈率领一万铁骑直扑洛水城,想要夺取粮草,切断“复汉军”的补给线。此时,龙砚正率领主力在青石关休整,洛水城内仅有五千守军,由杨佳、沈清辞与蹉跎留守。

拓跋烈的铁骑来势汹汹,抵达洛水城外后,立刻展开猛攻。匈奴骑兵手持弯刀,疯狂冲击城门,箭矢如雨点般落在城墙上,守军伤亡不断增加。杨佳立于城门楼上,面色凝重,下令将所有盾牌集中,在城墙内侧列成“叠层盾阵”:前排盾兵半跪,盾牌接地,挡住马蹄与箭矢;后排盾兵站立,盾牌高举,护住上方;长戈兵藏身盾后,从缝隙中刺杀靠近的敌军。

“守住城门!绝不让匈奴人踏入城内一步!”杨佳大吼一声,亲自扛起一面巨盾,挡在城门内侧。匈奴骑兵攻破城门一角,蜂拥而入,却被叠层盾阵死死拦住。弯刀砍在盾牌上,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却始终无法突破防线。杨佳左臂被箭矢划伤,鲜血浸透了衣衫,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指挥着盾兵调整阵型,将冲入城内的匈奴骑兵逐一斩杀。

拓跋烈见强攻不下,心生毒计——他下令将城外被俘的数百名百姓赶到阵前,逼迫守军投降。百姓们哭喊声震天,城墙上的守军面露不忍,攻势渐渐放缓。有的士兵甚至放下了武器,眼中满是挣扎。

蹉跎站在城楼之上,面色平静地分析道:“拓跋烈想用百姓牵制我们,我们若后退,不仅城池难保,这些百姓最终也难逃一死。杨将军,你继续坚守盾阵,不得后退半步;沈姑娘,你带人从密道出城,救治受伤百姓,尽量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我率部分士兵在城上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

沈清辞立刻带领十余名医官,通过城内的密道悄悄出城。城外战火纷飞,百姓们蜷缩在地上,不少人被流矢射中,血流不止。沈清辞不顾自身安危,跪在满是尘土的地上为百姓包扎伤口,将炼制好的止血药、止痛药分发给大家。一名孩童被马蹄踩伤了腿,哭得撕心裂肺,沈清辞将他抱在怀中,轻轻为他擦拭眼泪,用银针为他止痛,再敷上药膏,动作轻柔而迅速。她还让医官们大声喊话,告知百姓“复汉军”会保护他们,让大家尽量趴在原地,不要乱跑。

城楼上,蹉跎下令将城内的稻草人穿上士兵的衣服,立在城墙之上,再派少量士兵轮换射箭,制造猛攻的假象。拓跋烈果然被吸引,下令集中兵力攻城,放松了对百姓的看管。沈清辞趁机带领医官与部分百姓,通过密道返回城内。

激战至深夜,拓跋烈见久攻不下,且伤亡越来越大,粮草也渐渐不支,只能下令撤军。洛水保卫战,“复汉军”以少胜多,守住了城池与粮草,更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战后,数百名百姓自愿加入“复汉军”,其中不乏铁匠、农夫、商贩,他们虽没有精湛的武艺,却能为军队提供后勤支持。沈清辞还在城内设立了临时医馆,不仅救治士兵,也为百姓免费诊治,让“复汉军”的威名进一步传播。

第三场:黑风岭阻击战——弓箭破袭,机关断后

慕容玄得知青石关、洛水城接连失守,怒不可遏,派天轮教右使韩千率领三万教众与五千匈奴骑兵,想要围剿“复汉军”主力。此时,龙砚正率领军队转移粮草,途经黑风岭——这里山林茂密,道路崎岖,是伏击的绝佳地点,却也极易被敌军围困。

蹉跎接到探报后,立刻调整策略:“韩千用兵谨慎,且麾下教众熟悉山地作战,我们不能硬碰硬。华荣,你率工兵在黑风岭中段布设机关,拖延敌军行进速度;郑宇,你带弓兵埋伏在山林两侧,专门射杀敌军的探马与先锋;杨佳,你领盾兵与主力部队殿后,保护粮草;龙将军,你率骑兵在前开路,尽快冲出黑风岭,与洛水城的守军汇合。”

华荣接到命令后,立刻带着工兵深入山林。他利用地形优势,在道路两侧的树上悬挂“毒烟弹”——这种毒烟由艾草、硫磺与少量迷迭香混合制成,虽不致命,却能让人头晕目眩、流泪不止;在路面埋设“连环夹”,只要有一人触动,便会有数十个铁夹弹出,夹住敌军的腿脚;在狭窄路段设置“绊马索”,用坚韧的藤蔓编织而成,隐蔽在草丛中。他还特意在机关旁留下一些不起眼的标记,方便“复汉军”通行。

郑宇率领弓兵埋伏在山林两侧的密林中,他为每名弓兵配备了三种箭矢:穿甲箭用于穿透敌军铠甲,火箭用于点燃毒烟弹,麻醉箭用于生擒敌军探马。他亲自挑选了百名神射手,组成“狙击小队”,专门射杀敌军的探马与先锋。韩千的先锋部队刚进入黑风岭,便被郑宇的弓兵盯上。一名探马刚要回报,便被郑宇一箭射穿咽喉,倒毙在草丛中。后续的先锋部队接连中招,不到半个时辰,便伤亡百余人,行进速度大大放缓。

韩千见状,下令全军加速前进,想要突破伏击。此时,华荣布设的机关开始发挥作用:毒烟弹被火箭点燃,黑色的烟雾弥漫开来,敌军士兵吸入后,纷纷咳嗽不止,视线模糊;连环夹弹出,不少士兵的腿脚被夹住,惨叫着倒地;绊马索绊倒了数十匹战马,导致敌军阵型大乱。

杨佳率领的盾兵与主力部队殿后,面对敌军的猛攻,他再次列起叠层盾阵。盾兵们步步为营,缓慢后退,既保护着身后的粮草,又不断用长戈刺杀逼近的敌军。杨佳手持巨盾,挡在阵前,硬生生挡住了匈奴骑兵的多次冲击。他的手臂被砍伤,鲜血顺着盾牌流下,却依旧咬牙坚持,口中大喊:“守住阵型!为主力争取时间!”

龙砚率领骑兵在前开路,不断清理沿途的小股敌军。他得知殿后部队压力巨大,想要回师支援,却被蹉跎拦住:“龙将军,粮草是军队的命脉,若粮草被劫,我们必败无疑!杨将军与士兵们能守住,我们只需尽快冲出黑风岭,就能引来洛水城的援军,前后夹击敌军!”

龙砚咬牙点头,继续率领骑兵开路。激战至黄昏,“复汉军”主力终于冲出黑风岭,与前来支援的洛水城守军汇合。龙砚立刻下令回师,与殿后部队前后夹击韩千的军队。韩千见腹背受敌,且伤亡惨重,不敢恋战,下令撤军。

这场黑风岭阻击战,“复汉军”虽未能歼灭敌军主力,却成功保护了粮草,歼灭敌军五千余人,自身伤亡两千余人。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让“复汉军”摸清了韩千的用兵风格,也积累了山地作战的经验。

经此三战,“复汉军”收复了青石关、洛水城等周边数座重要城池,控制了中原腹地的部分区域,军队规模也扩张至五万余人。但京城依旧遥不可及——慕容玄与匈奴王在京畿重地部署了数十万大军,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在周边城镇安插了大量眼线,想要逼近京城,仍需突破数道防线。

龙砚站在洛水城的城楼之上,遥望京城的方向,寒川剑在手中微微颤动。他身边的沈清辞轻轻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我们不急,稳扎稳打,总有一天能杀回京城。”

郑宇搭弓挽箭,箭矢射向天空,眼中满是战意;杨佳抚摸着手中的巨盾,神色坚定;华荣正在擦拭自己的机关工具,嘴角带着自信的笑容;蹉跎站在一旁,手中拿着地图,正在思索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们知道,收复京城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难,匈奴与天伦教的势力依旧强大,每一步都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坚守信念,保护好身边的百姓,积蓄足够的力量,就一定能等到破城的那一天。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他们还需经历无数场血战,攻克一座又一座城池,一步步向京城逼近。

远处的天空,乌云密布,却有一缕微光穿透云层,洒在“复汉军”的旗帜上,仿佛预示着黑暗终将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