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清溪河的秋水泛着粼粼波光,将岸边的芦苇荡染成一片金红。苏清鸢坐在药铺前的老槐树下,正给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包扎伤口 —— 小姑娘追蝴蝶时摔破了膝盖,哭得抽抽搭搭,直到苏清鸢掏出一颗用甘草熬的糖,才慢慢止住眼泪。

“清鸢姐姐,你的糖比城里的还甜!” 小姑娘含着糖,笑出两个浅浅的梨涡。苏清鸢揉了揉她的头发,刚想说话,就见王小虎扛着一捆晒干的柴胡,大步流星地走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清鸢姑娘,城里的药商又来收药材了,这次给的价钱比上次还高,咱们药圃里的柴胡、黄芩都能卖个好价钱!”

苏清鸢抬头望去,只见村口停着两辆马车,几个穿着绸缎衣裳的商人正和李大叔说着话,手里还拿着账本。她心里一暖 —— 自从小虎从衡阳城带回冰蟾,云舒帮忙改良了解毒配方,清溪村的药材不仅能治病,还成了远近闻名的 “救命药”,连苏州城的药商都专门来收购。

“先把药材清点好,别弄错了数量。” 苏清鸢叮嘱道,起身往药铺里走。刚掀开布帘,就闻到一股熟悉的药香 —— 里屋的竹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晒干的灵仙草、金银花,还有几个贴着 “冰蟾粉” 标签的瓷瓶。最显眼的是柜台后的新书架,上面不仅有父亲留下的《青囊医经》,还有云舒带来的西域医书,以及沈砚送的《江南医案汇编》。

“清鸢姑娘,我把新采的薄荷分类好了。” 云舒从后院走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竹筛,上面的薄荷叶绿得发亮。自从云雾谷一战后,云舒就留在了清溪村,他不仅懂医术,还会种药材,药圃里的灵仙草在他的照料下,长得比以前更茂盛了。

苏清鸢接过竹筛,笑着说:“辛苦你了。对了,昨天送来的那个咳嗽病人,今天怎么样了?”

“已经好多了,早上还来药铺买了两包甘草。” 云舒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根据西域医书改良的止咳方,你看看能不能用。”

苏清鸢仔细看着药方,眼里满是赞赏:“这个方子加了蜂蜜和川贝,比之前的更温和,适合老人和孩子。咱们明天就试试,要是效果好,就抄录下来贴在村口。”

两人正说着,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苏清鸢走到门口,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路边,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男人从车上下来,正是苏州城的林世安。他身后跟着林知夏,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清鸢姑娘,好久不见!” 林世安大步走来,脸上满是笑容,“我这次来,一是给你送些苏州的点心,二是想请你去城里一趟 —— 沈大人说,朝廷要表彰你救治百姓的功绩,让你去苏州城领赏呢!”

苏清鸢愣了一下,连忙摆手:“我只是做了医者该做的事,不用什么表彰。”

“这可不行!” 林知夏打开食盒,里面是热腾腾的桂花糕,“沈大人说了,这不仅是表彰你,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医术,以后就不会有人再被毒物欺府了。而且,我还想带你去逛苏州的庙会,咱们小时候不是约定过吗?”

看着林知夏期待的眼神,苏清鸢心里一动。她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 “莫入江湖纷争”,可这些日子,她不仅走出了清溪村,还救了苏州城的百姓,甚至和幽冥教斗智斗勇。或许,“江湖” 不只是纷争,还有需要守护的人。

“好,我跟你们去。” 苏清鸢点了点头,转身对云舒说,“村里的事就拜托你了,要是有重症病人,就用咱们改良的解毒方,实在不行就给沈大人送信。”

云舒笑着说:“放心吧,我会照顾好村民的。对了,把这个带上。” 他从药柜里拿出一个小瓷瓶,“这里面是冰蟾粉,能解百毒,路上要是遇到危险,说不定能用上。”

第二天一早,苏清鸢和林知夏坐上了前往苏州城的马车。一路上,林知夏兴奋地给她讲苏州城的变化 —— 自从幽冥教被彻底剿灭,城里的商人再也不用怕毒物,丝绸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连西域商队都专门来合作。

“对了,沈大人还说,要在苏州城建一座‘济世医馆’,让你当馆主呢!” 林知夏笑着说,“到时候,你就能在城里治病,还能教更多人医术。”

苏清鸢心里一暖,却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喜欢清溪村,那里有父亲的坟,有村民们的牵挂。不过,我可以经常去城里坐诊,把清溪村的医术传出去。”

马车抵达苏州城时,已是傍晚。沈砚亲自在城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官服,手里拿着一卷圣旨:“苏清鸢接旨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医女苏清鸢,医术高明,仁心济世,救百姓于瘟疫之中,特封‘江南医令’,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准其在清溪村设立‘惠民药局’,造福一方……”

苏清鸢跪在地上,听着圣旨,眼眶渐渐湿润。她想起父亲当年在苏州城的隐忍,想起自己在寒山寺的惊险,想起村民们在瘟疫中的坚守,这些日子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温暖的力量。

“苏姑娘,恭喜你!” 沈砚扶起她,笑着说,“这不仅是你的荣誉,也是清溪村的骄傲。朝廷还会派太医来清溪村,帮你一起研究医术,以后再也不用怕毒物了。”

当晚,林世安在府里摆了宴席,邀请了苏州城的名医和乡绅。席间,大家都对苏清鸢赞不绝口,有人还提出要拜她为师,学习解毒医术。苏清鸢一一婉拒,却答应会定期在苏州城坐诊,还会把《青囊医经》的部分内容抄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宴席结束后,苏清鸢和林知夏坐在庭院里,看着天上的月亮。林知夏轻声说:“清鸢,你还记得小时候吗?咱们在苏州城的河边放风筝,你说长大了要当像你爹一样的医者,现在你做到了。”

苏清鸢笑着点头:“是啊,只是我没想到,这条路会这么难。不过,幸好有你们帮忙,有村民们支持,我才能走下来。”

“以后我也要跟你学医术,” 林知夏握着她的手,眼里满是坚定,“我要和你一起,守护清溪村,守护苏州城,让更多人远离病痛。”

三天后,苏清鸢带着朝廷的赏赐和太医的书信,回到了清溪村。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候,看到她回来,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城里的情况。苏清鸢拿出赏赐的黄金和绸缎,对大家说:“这些赏赐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清溪村所有人的。咱们用黄金建一座新的药铺,再用绸缎做些棉衣,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村民们欢呼起来,李大叔激动地说:“清鸢丫头,你真是好样的!咱们清溪村有你,真是福气!”

接下来的日子,清溪村热闹非凡。村民们一起动手,在村口建了一座新的药铺,门上挂着 “惠民药局” 的牌匾,是云舒亲手写的。药铺里不仅能看病,还免费给老人和孩子送药,甚至开了 “医馆学堂”,苏清鸢和云舒轮流给村民们讲医术,教大家识别草药。

这天,苏清鸢正在学堂里教孩子们认薄荷,王小虎匆匆跑进来:“清鸢姑娘,沈大人来了,还带了一个大人物!”

苏清鸢走到门口,只见沈砚陪着一个穿着龙袍的年轻人站在药铺前,正是微服私访的太子。太子看到苏清鸢,笑着说:“早就听说江南有位医术高明的苏姑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朕这次来,是想请你担任太医院院判,去京城为百姓治病。”

村民们都惊呆了,纷纷劝苏清鸢答应。可苏清鸢却摇了摇头,躬身道:“多谢太子殿下厚爱,只是清溪村的百姓需要我,这里的药材也需要人照料。我愿意把《青囊医经》献给太医院,让更多人学到医术,但我还是想留在清溪村。”

太子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果然有医者仁心。既然如此,朕就不勉强你。朕会下旨,让太医院派太医来清溪村学习,把你的医术传遍天下。”

送走太子和沈砚,苏清鸢站在药铺前,望着眼前的清溪村 —— 河边的妇人在捣衣,孩童在追蝴蝶,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摇着蒲扇聊天,药圃里的灵仙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忽然明白:真正的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守护身边的人;真正的 “医道”,不是高官厚禄,而是用医术温暖每一个生命。

“清鸢姑娘,该给药圃浇水了。” 云舒拿着水桶走过来,笑着说。

苏清鸢接过水桶,朝着药圃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守住初心,带着父亲的期望,带着村民们的信任,她就能一直走下去,让清溪村的药香,永远飘在江南的风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