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调保安团守南京,咋成战区司令了》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陆抗的故事,看点十足。《调保安团守南京,咋成战区司令了》这本连载抗战谍战小说已经写了125337字,喜欢看抗战谍战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调保安团守南京,咋成战区司令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金陵城不小,鬼子20万攻击部队,
国军守军明面数字15万,但多数是从淞沪撤下来的兵马,
实际能打的有10万就不错了。
故而在战事不利时,鬼子渗透了不少人进来,这群畜生专门搞破坏,
见人就杀,遇到建筑物就炸,给守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如今大部队开始撤退,搞破坏的就更多了。
李鹤一路上先是经过中央大学、中央大学实验中学,
指引了不少学生西去挹江门渡江。
随即将机枪连部署在大学门口,指引群众逃离,
另外三个步兵连分散开来,自个南下,
半个小时后统一在陆军医院集合。
他们保安团一个步兵连有3个步兵排,一个排有50多人,
每排下属4个步兵班,每个班有机枪一挺,冲锋枪一支,其余手持步枪,
相较鬼子而言可谓火力充足。
就在这时,刚带连队分兵的三团一连连长长严翔忽然收到一个排长报告,
称前方中国科学社有一个小队(54人左右)的鬼子在跟撤退的守军交火,询问是否攻击?
严翔兴奋摆摆手,“打!一个不留。
全连分三路全部包夹上去,见到敌人要猛冲猛打,
要快,我要让团长知道,咱们三团一连是最先杀敌的!”
“是!您就瞧好了吧连长。”
他们都知道团长对鬼子的痛恨,同时最为精锐,
年轻的战士亦渴望着战斗的功勋。
…..
科学院前边,两伙军队正激烈交火中,
“奶奶的,鬼子怎么跟老鼠一样,到处都是,
弟兄们,给我狠狠的打,今晚能不能出城,就看咱们啥时候击退前边拦路狗了!”
街角处,一位身穿破旧军服的三十三团营长正指挥部下交战,
他们一路撤退,武器弹药早打的差不多了,
如今只能靠冲锋队冲出一条血路来,用白刃战的方式打退这伙黏上来的鬼子。
歪把子机枪声不断在前边响起,机枪一响,不断有冲锋战士胸前蹦出一朵朵血花,
随即倒在地上。
看着弟兄们一个个倒下,他心头在滴血,
没有重武器的他们在狭窄的街道上简直是一头待宰的羔羊。
好不容易有匍匐前进的战士摸到鬼子跟前,刚想投手榴弹,
立马又被鬼子的步枪手给打中,
数次攻击无果,他不禁更加着急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更加激烈的枪声,
“哒哒哒哒”
“突突突突!”
mp38冲锋枪和mg34通用机枪这两个大杀器一响,顿时吸引全场的目光,
mp38冲锋枪能射速为550发一分钟,弹夹容量32发,打个3-4秒就要换一次弹夹,
而mg34通用机枪更是能达到900发/分钟。
况且还不是两把,而是全连的枪械都在开火。
鬼子没想到竟然后边有人主动发起进攻,猝不及防之下瞬间阵亡三十多人,
可谓瞬间爆炸,直接报销了一大半人。
“八嘎!是德械师!”
鬼子也被打懵了,方才短短3秒钟时间内,他们接受了起码上千发子弹的洗礼,
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小队啊!
“组织反…”
“砰!”
分队长被直接爆头,
一连的步枪手可不会惯着他,开玩笑,老子在集训时打了多少子弹你知道嘛,
枪法老准了。
毛瑟步枪的精准度可不是吹的。
剩余鬼子的胆气在子弹面前全部化为虚影,纷纷举起手想要投降,但显然,他们的步枪还没有放下来。
本着相对节省弹药的原则,各班长按《步兵攻击手册》,决定突击前进,
精准的做掉【负隅顽抗】的鬼子。
5秒后,鬼子安然的闭上双眼,在街道上陷入深度睡眠。
巷子内的营长上一刻还在担忧弟兄们的伤亡,以及如何想办法突破鬼子的包围,
甚至想过后撤绕道逃离,
可唯独没想到短短两个个呼吸之后,这条街上的枪声就停了下来,
接着就看到一群身穿暗色军服,手持德械的部队小跑上前,帮跪在地上的鬼子助眠。
“这..这,这是教导总队?!”
他作为地方军,还没见过德械部队作战,没想到今日一见,竟是这番场景。
对着副官说道,
“他娘的,你瞧瞧人家,相比之下,咱就是后娘养的。”
副官也惊住了,喃喃道,“后娘也没这么对娃儿的呀,咱们营枪都没配够呢…”
在二人惊讶的目光中,戴着钢盔的连长严翔走上前,朝二人敬礼,不卑不亢道,
“报告长官,我部奉陆团长的命令,正往南攻击前进,
解决偷溜进来的鬼子,如今街道拦路的鬼子已被我部清楚,
您二位可以带队继续撤离了!”
二人呆呆回礼,“感谢你们,替我们谢谢陆团长。”
既然是教导团的团长,那必然是嫡系中的嫡系,二人正赶着撤离,
也没有了结交的心思,于是当即下令,继续往中山路前进。
在继续往南走的路上,一连的战士们陆续又碰到几波小鬼子小队或分队(13人),
均在三分钟内解决战斗,一路上救了不少撤退的守军。
这些守军从中山路北上,路过金陵女子大学,再从中山北路前往挹江门。
时间来到晚上8点,此时挹江门已经人满为患,
不过由于陆抗的救援,大部分队伍保持原有的建制,士兵跟着自己的上官,
由于数量足够的船队,众人排好队后,人流行进的很快。
方才第一个被救援的营长此时来到挹江门前,
在排队登船的时候,听到周围都在讨论那支精锐的德械部队。
“兄弟,俺跟你说老神了,俺们连被足足一个小队的鬼子堵在路上,
俺们连长都准备组织冲锋队跟他们死干了,谁知嘿,
您猜怎么着,砰砰砰,刹那间枪声大作,
前边的鬼子跟割麦子似的,刷刷刷倒了一大片呐。”
“噢,你们冲锋队冲上去了?”
“屁呀,冲锋队人都没选呢。
是友军,嘿,您是没见着,一水的德械呢。”
那人夸张的比划着,“一个班,一支见都没见过的冲锋枪,一挺mg34机枪,其他全是毛瑟步枪,
那枪,老准了!
我还瞧见有迫击炮呢,人家炮都是要马拉的那种。”
“你还挺懂啊。”旁边那人笑着迎合着,毕竟马上就轮到他们登船,不用死了。
“那是那是,我参军前,在京城,
那老牛逼了。”
排在前头的营长没忍住,向后询问道,
“我也见着了,那是教导总队的队伍吧,
咋这么好心,还抽空进城救咱们这群丘八呢。”
“谁知道呢,人家是亲娘养的,不愁吃不愁穿,
想咋咋滴呗。”
几人正欲继续讨论,忽然码头边传来一声大嗓门,
“那不是教导总队,是滁州保安团的。”
“什么!?”
此话一出,码头里外一圈瞬间安静下来,
吓得后边的人还以为出问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