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4章

向西跋涉数日,穿越荒芜的丘陵与林地,地势逐渐平缓,人烟也稍稍稠密起来。司马彦抵达了泗水郡与砀郡交界的区域,这里似乎暂时未被大战直接波及,虽谈不上繁荣,但至少有了些烟火气。

他来到一个叫“彭城”(今江苏徐州)的地方。此城乃泗水郡治,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是连接中原与东南的重镇。此时,彭城已落入刘邦势力范围,城头变换了大王旗,但秩序似乎恢复得不错。城门有兵士把守,盘查虽严,却并非一味凶恶,城内市井虽略显萧条,但店铺大多开业,行人面色虽带忧色,却少有蕲县那种极度的恐慌。

司马彦稍稍松了口气。看来刘邦的“宽厚爱人”并非完全虚传,至少在其核心控制区,懂得维持基本秩序,收拢民心。

他故技重施,在城中相对僻静处租下一间小屋,再次挂起了“莫氏医馆”的牌子。有了蕲县的经验,他这次更加驾轻就熟。彭城更大,人口更多,需求也更旺盛。他的医术很快得到了认可,“莫先生”的名声渐渐传开。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行医。他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不同阶层的人。

他为守城的低级军官疗伤,听他们抱怨军饷偶尔拖欠,但也称赞“沛公”与士卒同甘共苦,不像其他诸侯那般摆架子。

他为市井小贩治病,听他们感慨税赋依旧不轻,但至少没了秦朝那般严苛到动辄得咎的律法,官府的小吏也不敢过分勒索。

他甚至偶尔被请去一些本地乡绅富户家中诊病,从他们的言谈中,能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既对刘邦这群“泥腿子”出身的新贵有些轻视,又对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相对克制的态度感到忌惮,并努力试图在新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通过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司马彦在心中一点点拼凑着刘邦其人的形象:出身低微,豁达大度,善于用人,能听得进劝谏(据说他极为倚重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但同时也具备枭雄的狡黠和现实。他不如项羽那般光芒万丈,却像水一样,无孔不入,能适应任何容器,更能汇聚力量。

一日,医馆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位年约五旬、衣着朴素但气度不凡的老者,由一名随从陪同。老者患的是咳喘宿疾,天气转凉便发作。

司马彦细心诊治,开出药方。老者谈吐雅致,见识不凡,似乎对医道也有涉猎,两人相谈甚欢。言谈间,老者无意中提及如今沛公麾下缺乏精通文书律法、熟悉地方治理的文吏,许多政务堆积,效率低下。

“沛公自是豪杰,然马上得天下,岂能马上治之?”老者叹息道,“如今亟需稳定地方,恢复生产,招募流民垦荒,这些皆需通晓文事、熟知民情之吏员。只可惜……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司马彦心中一动。他撰写《史记》时,曾深入研究过历代典章制度、郡国治理。数百年的记忆沉淀,让他对如何安民、理财、兴农、断狱都有着远超当代人的视野和理解(尽管需要符合时代条件)。这是一个机会吗?

一个更安全、更能接触核心信息、同时也更符合他史官身份(记录需要了解治理)的角色?

但他立刻压下了这个念头。风险太大。接近权力中心,意味着暴露的风险呈指数级增长。刘邦身边岂会没有能人?自己的来历、那异常的气息,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蕲县的教训犹在眼前。

他只是附和着老者,并未多言,依旧专注于医生的本分。

老者似乎也只是随口抱怨,并未深究。病愈后,他留下丰厚的诊金,告辞离去。

后来司马彦才从旁人口中得知,那位老者竟是沛公麾下重要文臣——萧何的一位远房族叔,本人也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乡绅,如今被萧何请出山,协助处理一些彭城的民政事务。

司马彦暗叫侥幸,同时也更加警惕。刘邦集团吸纳人才的网络,远比表面看起来的更广泛和细致。

他继续着他的医馆生涯,白天治病救人,倾听市井之声,晚上则将白日的见闻、对刘邦势力的观察、以及听到的关于各地战局(如项羽与章邯在巨鹿的决战、刘邦西进伐秦的进展)的消息,仔细刻录在木牍上。

他发现,彭城作为刘邦后方的重要据点,信息流转相当迅速。南来北往的信使、商贾、探子都会在此停留,带来四面八方的消息。他的小医馆,不知不觉成了一个信息交汇的节点。

他也时刻留意着是否有异常之人在打听消息,尤其是关于方士、丹药、或者身体异于常人者。那个蒙面女子和她的“师门”,如同悬顶之剑,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然而,一段时间过去,风平浪静。仿佛那夜的相遇只是一场幻梦。

但他知道,那不是梦。长生盟的阴影只是暂时隐匿,并未消失。或许他们在忙于更大的图谋,或许他们在重新评估他这个“目标”。

在这相对平静的间隙里,司马彦开始尝试另一种记录。他不再仅仅记录宏大事件和人物言行,也开始记录彭城的市井风貌:物价的波动,新颁布的法令对民生的影响,不同阶层百姓的喜怒哀乐,甚至本地流行的歌谣、孩童的游戏。

他认为,这些琐碎的细节,同样是历史不可或缺的血肉。真正的《通史》,不应只有帝王将相的金戈铁马,也应有这些寻常百姓的烟火人生。

时光在药香和刻刀声中悄然流逝。彭城迎来了冬天,又送走了春天。

期间,刘邦军队在前线不断传来消息:克陈留,取宛城,破峣关,最终,兵临咸阳城下!秦王子婴出降,显赫一时的大秦帝国,轰然倒塌!

消息传回彭城,全城沸腾!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太平盛世的曙光。

司马彦站在医馆门口,看着欢呼的人群,心中却波澜不惊。他刻下了秦朝灭亡的消息,但同时,也刻下了新的忧虑:

“沛公军入咸阳,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民心稍安。然项羽已降章邯,率诸侯大军四十万正星夜西进,函谷关在望。双雄并立,一山难容二虎。秦亡而天下未定,大乱方兴未艾。”

他抬起头,望向西方,那里是咸阳的方向,也是项羽大军压境的方向。

彭城的平静,恐怕也持续不了多久了。

而他这个历史的记录者,是该继续留在这即将再起波澜的后方,还是该主动走向那决定天下归属的漩涡中心?

他摸了摸怀中那些日益增厚的木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