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颠簸的石板路上行驶,车厢内光线很昏暗。
蓝玉靠在车厢壁上,闭着眼睛,脑子里却在飞快地运转。
东阁里的那一幕,不断地在他的脑海中重演。朱元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像刀子一样刻在他的记忆里。
皇帝已经彻底摊牌了。
“解甲归田”,这四个字就是悬在所有老将头上的催命符。
他今天靠着一番表演,暂时稳住了朱元璋,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点宝贵的时间。
但他很清楚,这点时间,绝对不会太长。
皇帝的耐心是有限的。
一旦朱元璋发现他只是口头答应,却迟迟没有上交兵权的实际行动,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就不是温和的“谈话”,而是锦衣卫冰冷的锁链了。
马车吱呀一声停下,凉国公府到了。
蓝玉掀开车帘,一言不发地跳下马车,脸色阴沉地快步向府内走去。
守门的亲兵和府里的下人看到他这副模样,都吓得不敢出声,纷纷低下头去。
“公爷,您回来了。”管家迎了上来。
“吩咐下去,今晚任何人,不得靠近我的内院,违者家法处置!”蓝玉的语气很严厉,不带一丝感情。
“是,公爷。”管家不敢多问,立刻躬身退下。
蓝玉径直穿过回廊,来到了自己的院落。
他的妻子郑氏,正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带着两个丫鬟做些针线活。
看到蓝玉这么早就回来,而且脸色如此难看,郑氏心中一紧,连忙屏退了丫鬟,起身迎了上去。
“夫君,今日这是怎么了?可是……在宫里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她轻声问道,伸手想为蓝玉解下身上的朝服。
蓝玉没有回答。
他只是拉着妻子的手,走进了卧房,然后亲手关上了房门。
昏暗的房间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
郑氏的心跳得更快了。
她嫁给蓝玉三十多年,从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一直到今天位极人臣的凉国公,她从未见过丈夫如此凝重的神情。
那是一种,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的沉重。
蓝玉没有说话,只是拉着妻子在床边坐下。他握着她那双因为常年操劳而略显粗糙的手,久久不语。
“夫君?”郑氏不安地看着他。
蓝玉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夫人,跟着我,让你受苦了。”
郑氏闻言,眼圈一红,摇了摇头:“说什么胡话呢。能嫁给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蓝玉看着妻子眼中的关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泛起一阵酸楚。
他不能告诉她全部的真相。
他不能说,自己即将要做的是谋逆造反,是诛灭九族的滔天大罪。
这对于一个传统的古代妇人来说,太过残酷,也太过沉重。他只能用一种她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安排好一切。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今日在宫里,陛下跟我谈了许久。”
“陛下……说什么了?”郑氏紧张地问。
“陛下说我年纪大了,身上伤病也多,是该歇歇了。”蓝玉的语气很平静,“他有意让我等老将,解甲归田,回京城颐养天年。”
郑氏听完,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她虽然不懂朝堂上的权谋,但她不傻。
她知道,对于蓝玉这样的武将来说,兵权就是身家性命。没了兵权,凉国-公府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这不是把你架在火上烤吗?”郑氏的声音都在发抖。
蓝玉没想到妻子竟然能看得如此通透,他握紧了妻子的手,说道:“是啊。所以,我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他看着妻子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打算,向圣上请命,出京。”
“出京?去哪里?”
“去辽东。”蓝玉回答道,“去一个很远,很苦,但也很安全的地方。”
“辽东?”郑氏的眼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那不是边关苦寒之地吗?你去做什么?”
“去做我最擅长做的事,为大明守国门。”蓝玉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行动,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子爷薨逝,我心灰意冷,留在京城也是碍眼。倒不如去边关,为国效力,也算是全了君臣情分。这样,也能让陛下对我放心一些。”
他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
去辽,东是真的。但目的,却截然不同。
郑氏听着丈夫的话,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丈夫这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只能选择自我放逐。
“你去辽东,那我们呢?”她拉着蓝玉的衣袖,哽咽着问道。
“你们……”蓝玉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你们,自然要跟我一起去。”
他看着妻子,眼神变得很温柔:“我仔细想过了,与其留在京城这潭浑水里担惊受怕,倒不如我们一家人,去一个没人管束的地方,过几天安稳日子。”
“我蓝玉戎马一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只是亏欠你们母子太多。这一次,不管去哪里,我都要把你们带在身边。”
这番话,既是说给妻子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家人,是他的软肋,也是他必须豁出性命去保护的底线。
郑氏听着丈夫的话,虽然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安心。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去哪里,她都不怕。
她擦了擦眼泪,没有再哭闹,而是为蓝玉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冠,轻声说道:“我明白了。”
“嫁给你这只猛虎,就从来没想过能过安稳日子。”
“夫君,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你去哪里,我便带着孩子们去哪里。”
她抬起头,看着丈夫的眼睛,认真地说道:“一家人,总要整整齐齐地在一起。”
“整整齐齐……”
蓝玉在心中默念着这四个字,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心底里涌了上来。
他不再犹豫,也不再彷徨。
他站起身,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
然后,他转身走出了卧房。
月光如水,洒在庭院里。夜色很安静。
蓝玉没有回书房,而是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
家人的支持,没有成为他的羁绊,反而化作了他破釜沉舟的最后决心。
为了这份“整整齐齐”,他必须赢。
不惜一切代价。
他在院子里站了很久很久,直到深夜的寒气浸透了他的衣衫。
然后,他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书房。
他推开书房的门,点亮了桌上的蜡烛。
昏黄的烛光下,他铺开一张空白的奏疏纸,拿起了那支沉甸甸的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