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2章

到任云右所后,贾寰未急于征兵,而是先清查实际兵员。按编制,千户所应有一千一百余人,然大梁边军吃空饷成风。调查显示,云右所名义有一千一百二十人,实际仅七百一十人在役,其中还有百余名伤残者。贾寰坚持整肃,屡次与指挥使王功交涉。王功理亏,只得补齐缺额,遣返伤兵,并同意贾寰调回其在阻虎堡的旧部。

阻虎堡百户罗宽因此大骂贾寰不守规矩,原指望靠其旧部立功,如今希望落空。兵员补足后,贾寰将部下转为系统兵,沿用现代练兵之法,每日操练士卒,不时出关与异族交锋,日子颇为充实。此外,他每月必致信京中秦可卿,互通音讯,维系情谊。

秦可卿的回信总是简短,多是叮嘱他保重自己。

听闻他升任千户,她满心欢喜,字里行间隐约透着思念,却又不肯明说。

少女心事婉转,欲言又止的模样,叫人不由得莞尔。

贾寰也从信中得知,秦可卿已迁至西府,住在荣庆堂之后,与王熙凤比邻而居。

至于贾珍,秦可卿始终未提,她不愿因自己令兄弟之间生出嫌隙。

见贾母未允秦可卿回秦府,贾寰心中不悦。

若他仍是当年风光的状元,贾母断不会因这般小事拂他的意。

出嫁的女儿,本不该久居娘家,以免招惹闲言。

若依贾寰所想,时日一久,难免有损贾家声名。

如今他在贾母心中,早已不比贾家颜面重要。

对此,贾寰只冷冷一笑。

秦可卿虽未提贾珍,贾寰却另有渠道知晓。

贴身小厮墨竹已将此事一一禀报。

对贾母,他是不满;对贾珍,却只余杀心。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位名义上的大哥,并未因秦可卿是弟媳而有所顾忌。

所幸秦可卿居于西府,那人暂无机会接近。

这两笔账,贾寰暂且记下,日后必当一一讨还。

……

春去秋来,寒意渐起,转眼又是芳草萋萋、莺燕纷飞之时。

贾寰在大同已驻守一年有余。

自升千户之后,他的官职便再无变动。

毕竟他身份仍是戴罪之人,纵有军功,也难再晋升。

千户已是极限,若想再进一步,唯有静候时机。

这日天朗气清,春风和暖。

初春的草原一片新绿,风吹草低,碧浪翻涌,景致辽阔。偶尔有鹰唳划过长空,更添苍茫。

军帐之中,贾寰端坐主位,王虎与李南分立两旁,目光齐齐落在眼前一名身形魁梧、面色黝黑的汉子身上。

“你叫什么名字?”

那汉子躬身抱拳,声如洪钟:“某乃高顺,拜见主公。”

王虎冷哼一声,脸上瘀痕未消,满是不忿。

“若不服,某随时奉陪。大丈夫行事磊落,背后议论非好汉所为。”高顺神色平静,扫了王虎一眼,朗声回应。

“哼!你偷袭得手,我岂能服气!”王虎如被刺中痛处,怒声反驳。

李南抱臂旁观,瞥他一眼:“别找借口了,你我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你究竟帮谁说话?”王虎喝道。

“够了。”贾寰出声制止。

王虎顿时噤声,不敢再言。

贾寰止住王虎后,望向高顺,轻叹一声:“等了这么久,你终于来了。”

升任千户后,他花费一千多点征召云右所将士,手中仅剩一百余点。

半年多积攒,终于又凑足一千。

自觉升迁无望,他索性再花一千点,招募一名将领。

谁知招募之后迟迟不见人影,他一度以为系统有误。

苦等十余日,人总算到了。

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大将,统领陷阵营,所部近千,军纪严明,作战骁勇,每战必胜,实为不可多得的统兵之才。

后曹操攻破下邳,他与吕布一同被擒,拒不降曹,终为曹操所杀。

史书对其评价甚高,誉为“有将帅之略”。其名不显,实因未遇明主。

若他投奔的是曹操而非吕布,成就至少不逊于夏侯惇。毕竟正史之中,夏侯惇确曾败于高顺之手。

贾寰初次招募将领,便得此良才,实属大幸。

“令主公久候,某心中惭愧。”高顺再度躬身,语气郑重。

贾寰含笑摆手:“不必介怀,既已前来便是最好。”

随即,他令李南与王虎:“召集所有管事,我有事交代。”

二人应声退下,帐中只剩贾寰与高顺闲谈。

“来此之前的事,你还记得多少?”贾寰语气中带着探询。

这召唤将领的能力,究竟是如士兵一般强化而来,还是凭空造出活人?

高顺凝神思索,答道:“顺醒来时身处荒庙,脑中一片空白,只知要来寻主公。”

贾寰点头,心道:“看来近似于数据传送,将高顺的意识注入某个无名躯体。”

眼前的高顺,虽名姓能力与史书相同,本质上却非一人。

不多时,李南、王虎带十余人入帐。

众人行礼后,贾寰指向高顺:“即日起,高顺为我营中副将,尔等皆须听令。”

众人躬身称是。

贾寰转而对李南道:“将高顺任职一事传至各百户所,务必保密。”

李南领命而去。

依制,贾寰身为从五品千户,无权自设副将。

但云右所上下皆系统兵卒,唯他命是从,因而他可独断此事。

至多高顺不算朝廷编制,无品阶罢了。

李南离去后,贾寰对王虎道:“知你败于高顺,心有不平。若想再试,随时可挑战,勿伤情谊。”

又对高顺嘱咐:“皆是自家兄弟,切磋点到为止。”

高顺抱拳:“主公放心,顺心中有数。”

贾寰环视众人:“不只王虎,若谁心有不服,皆可一试,但须把握分寸。”

众人相视不语,齐道不敢。

唯王虎眼中跃跃欲试。

此前高顺至营求见贾寰,恰遇王虎经过。

得知是来投奔,王虎欲试其身手。

不料数招便败,当众受辱,心有不甘,斥高顺偷袭取胜。

贾寰对王虎颇感无奈。

系统兵卒虽经强化,除忠诚外亦有常人情緒。

知其不服,不可强压。

而高顺初至,也需立威。

王虎与李南追随贾寰最久,已升至四级,实力营中顶尖,仅次于贾寰。

但贾寰身为系统之主,深知高顺与王虎等将不同。

高顺武力高达九十五,王虎挑战,不过自讨苦吃。

若以死相拼,贾寰相信,即便李南、王虎联手,再加帐中其余众人,也非高顺敌手。

高顺安置妥当后,众人散去。

帐中仅余贾寰一人。

他执杯啜茶,随手拆开案上新至书信。

阅毕,眉间渐锁。

信为墨松所写。

秦可卿迁入西府后,有意回避贾珍,纵难避之场合,也称病不出。

贾珍难见其人,心急如焚,便打起了墨松主意。

贾寰离京后,墨松听凭秦可卿差遣,常为她采买物品、传递书信。

东西二府中,见秦可卿最易者,便是墨松。

贾珍寻到墨松,软硬兼施,逼他设计将秦可卿诱出府外。

随着贾寰于边关立足渐稳,贾珍心中愈急。

长此以往,贾寰必返京城。

即便不归,亦将派人接走秦可卿。

届时,他再难得手。

他决意铤而走险,胁迫墨松骗出秦可卿,伺机强掳。

“贾珍,你这是自取灭亡!”贾寰冷然低语。

虽远在边关,无法亲自返回京城,但贾寰并非束手无策。

先前因人手不足,又因秦可卿已搬至西府,有墨松一人护卫已足够,所以并未增派人手。

如今贾珍愈发猖狂,不得不加强防备。

贾寰随即唤来王虎,命他带领数人返回京城,听从墨松调遣。

几人的兵籍,贾寰以阵亡为由,悄悄注销。

从此他们不再是边军,而是贾寰的私属。

见贾寰神情严肃,王虎也无心再与高顺争执,立即收拾行李,带着贾寰的信件与通行文书,赶往京城。

……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草原重现生机。

王虎等人离去半月后,京城突传惊人消息。

隆庆帝病重,禅位于太子,自封太上皇,迁居大明宫休养。

太子登基,年号永安,大赦天下。

贾寰也在赦免之列。

闻此消息,贾寰长出一口气,原本需费心周旋之事,如今自然化解。

同时他也明白,之所以一直无人对他动手,是因老皇帝病重,众人无暇他顾。

就在大梁上下庆贺新皇登基之际,东胡也得知消息,开始蠢蠢欲动。

又过半月,东胡大军进犯,大同首当其冲。

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动。

与此同时,宁国府内。

得知大同被围,贾珍暗自窃喜。

他曾派人威胁墨松,却遭无视。

一怒之下,他命家仆前去教训墨松,反被对方轻松制服,剥去衣物丢在门前。

清晨见到几个赤身男子,贾珍惊恐万分。

领教过墨松的身手后,他再不敢提威胁之事。

走投无路之下,他深夜独饮,唉声叹气。

正值绝望之际,大同被围的消息传来,让他重燃希望。

若贾寰死在大同,秦可卿成了寡妇,必不会久居西府,终将归来。

值此国难之时,他竟召集一群酒肉朋友,设宴庆贺贾寰将不久于人世。

宴席从早持续到晚,方才散去。

荣国府后宅。

雕花窗前,贵妃榻静静摆放。

秦可卿身着冰蓝色烟罗纱裙,身姿婀娜地斜倚榻上,一手托腮,凝望窗外,神态恬静温婉。

然而她那倾国倾城之貌,却掩不住憔悴与忧愁。

大同府被围之事,已闹得人尽皆知。

十多年来,大梁屡次败于东胡,东胡的强大,早已深入人心。

从朝堂官员到平民百姓,无不闻东胡而色变。

她的丈夫仍在大同,直面凶悍的蛮军,她怎能不忧心如焚。

身后珠帘轻响,瑞珠与巧儿携手而入,脚步轻缓,生怕惊扰秦可卿。

瑞珠端着一碗热粥,走到秦可卿身旁,见她浑然不觉二人到来,脸上顿时浮现忧虑之色。

自听说东胡大军围困大同府,三天来,秦可卿几乎未曾进食,终日静坐,痴痴望着窗外,一言不发。

原本丰腴的她,眼见着消瘦下去,瑞珠心急如焚。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