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年代小说,穿成七零孤女后我下乡当知青了,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蔡小倩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如果你喜欢阅读年代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穿成七零孤女后我下乡当知青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原主家院子的位置,按照后世来算,处于京市二环内了,地理位置特别好。
而且虽然当时明面上的家产都被原主爷爷捐掉,支援军队了,但原主爷爷还是留了一些家底的。
留下来的就有这一栋房子,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本来按照原主父亲的职位,他们一家应该住在军区大院的。确实军区在大院里给他们分的也有一套房,不过他们一家不经常去住,平常还是住在这栋院子里。
现在原主父母牺牲了,军区大院的房子也会被收回去的。不过里面也没什么东西,林青语就不用再去一趟了。
现在住的这个房子里的某个地方放着一些原主爷爷留下来的金银财宝,记忆里好像是在厨房水缸的下面。
林青语走到厨房,站在水缸前面仔细端详。
水缸有点大,是那种老式的厚陶瓷材质,空的时候就特别重了,别说现在里面还有小半缸水。
之前林青语力气大得时候还能搬动,现在换成原主的身子,要搬动这个大水缸也太难了。
林青语站在水缸前犯了难。绞尽脑汁思考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头,怎么忘了可以用空间了。直接把水缸移到空间里不就行了。
林青语意念一动,就把水缸收到了空间,按照原主的记忆,在地上找到了一块可活动的水泥板。
掀开板子,出现一截楼梯,林青语小心翼翼地沿着楼梯下去,楼梯尽头是一个小地下室。
地下室墙壁上有几处烛台,林青语从空间里找出打火机和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用打火机点上蜡烛。
屋子里亮起来。林青语看过去,地下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个大樟木箱子,每个都有半米长。
林青语一个个打开箱子。
一个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条,每个都有一斤重,金子较软,纯度应该够高。
还有一个箱子里装了满满一箱大黑十,林青语大概数了一下,差不多有12万元。
一个箱子里装着大大小小的妆匣,妆匣里放着成套的各种材质凤冠,钗环。金的,玉的,点翠的。
还有一个妆匣里装了满满的钻石,全是裸钻,还有极为罕见的粉钻和蓝钻,大的有100多克拉,最小的也有10克拉,盒子一打开,钻石在烛火的映衬下流光溢彩。
最后一个箱子打开还是一箱金子,成色和数量都和之前那一箱一样。
林青语按现在的物价换算一下,和后世的物价一比才发现,这个家是真有钱啊。林青语后世的全部身家加起来还都比不上。
林青语把这几个箱子都收到空间,和二楼青玉仙子收集的东西放在一起。
把厨房恢复原样,回到原主卧室。思考着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是继续留在京市,还是去其他地方。
原主今年刚高中毕业,现在没有大学可考,只有推荐的工农兵大学名额,按照原主家现在的情况,她可以直接进去工农兵大学。
但是林青语不想去,她大学已经上过了,而且现在工农兵大学的质量参差不齐。
现在是1969年,按照上个世界的历史进程,77年就恢复高考了,如果想要个文凭的话,到时候可以参加高考,靠自己考上大学。
还有如果留在京市的话,周围都是熟悉原主的人,林青语和原主的性格差别太大了,一直待在京市难保不会被人察觉到什么。
想到之前王娟说的街道办通知再结合这个年代的背景,林青语脑子里蹦出来几个字:知青下乡。
林青语想,要下乡的话好像也可以。
自己空间里有足够多的物资,原主家里找到的钱票,再加上原主烈士遗孤的背景,即使下乡也可以过得很好。
毕竟现在这个年代拥军爱国的情绪高涨,对军人包括军人的后代有着天然的好感。
林青语决定下来,明天去知青办那里报名下乡,离开京市。
下乡地点的话就选择东省的哈市吧,那里的冬天虽然冷,但是一年只种一季粮食,相较于其他地方比较轻松。
而且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是个适合下乡的好地方。
如果想准确地到这个地方下乡,就要找人帮忙了。
走之前林青语还要拜访一下原主父亲的战友靳黎明,也是这个叔叔把原主父母的骨灰和抚恤金送回来的,平常对她也很好。
这个叔叔同样住在京市,帮着原主把丧事办完。并且叮嘱原主,让原主有事就去找他。
林青语拜访靳黎明的时候,刚好可以请他帮忙搞定下乡的事情。
安排好明天要做的事情,林青语进空间洗漱了一下就上床睡觉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王家这里,王林母亲给他上完药就问起王林,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我们被王娟那个小贱人骗了,林青语是烈士家属,受法律保护。我们如果真的被告上去就要吃枪子了。王娟还骗我们说林青语只是一个家里有钱的孤女。”
“而且林青语那个小娘们太狠了,我身上的伤算是被她打的,我的娘啊,我只是想娶个媳妇,不想丧命啊。都是王娟这个贱人”
王林母亲听完顿时心疼坏了,恨透了欺骗他们的王娟。
对于把她儿子打成这个样子的林青语当然也恨,但是听完儿子的话也不敢去找她的麻烦了,害怕真的被告到警察局吃枪子。
“儿啊,你放心,妈不会让你这一顿打白挨的,明天我就去找王娟,一定把你吃的亏都给你讨回来”
王林母亲恨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