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重生八零:我的电台能听心这本小说在哪里可以看?哪里有免费试读章节?

重生八零:我的电台能听心

作者:海天一色丽人行

字数:119263字

2025-10-19 10:12:33 连载

简介

如果你喜欢都市日常小说,那么这本《重生八零:我的电台能听心》一定不能错过。作者“海天一色丽人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李建军赵兰英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重生八零:我的电台能听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县电台的二楼走廊比一楼更安静,老吊扇在头顶“嗡嗡”转着,吹起地上的碎纸屑,落在墙角堆着的旧磁带盒上。李建军攥着怀里的红布老虎,指尖都有点发紧——刚才在一楼等候时,他已经听了三个应聘者的面试,不是紧张得忘词,就是把“夏粮”念成“夏凉”,连导播室里传来的叹气声,都能透过门缝飘出来。

“下一个,李建军。”

穿灰布褂的工作人员探出头喊他,语气比昨天的中年男人还敷衍,李建军“听”到他的心声:“又是个没背景的,赶紧面完下班,下午还得去给二柱他堂哥送烟呢。”

李建军深吸一口气,推开导播室的门。房间比他想象的小,靠墙摆着一排电子管收音机,机身泛着旧金属的光泽,正中间的调音台上,几根电线缠在一起,旁边放着个搪瓷杯,杯沿沾着圈茶渍。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男人坐在调音台后,头发梳得整齐,只是鬓角有点白,手里捏着支铅笔,正低头翻着应聘者的资料,连头都没抬。

“姓名,学历,为啥想当主播?”男人的声音像老广播的电子音,没什么温度。

“我叫李建军,高中肄业,想当主播是因为……”李建军刚开口,就听到男人的心声:“又是高中肄业,这几天面的不是有关系的就是半吊子,就没个懂农村的,电台要的是能跟农民聊到一块儿的,不是只会念稿子的木头!”

李建军心里一动——原来导播在愁这个!他赶紧把原本准备好的“热爱播音事业”咽回去,换了句实在的:“我是农村长大的,知道咱农民最想听啥。比如现在夏粮刚收完,大家愁的是咋存粮不发霉;还有村里老人不懂国库券是啥,怕买了吃亏,这些都能通过广播说说,比念那些干巴巴的政策管用。”

导播手里的铅笔顿了顿,终于抬头看他。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眼角有不少细纹,眼神却亮得很,像能看透人心。他盯着李建军看了两秒,李建军握着兜里的麦克风,清楚“听”到他的心声:“这小子倒实在,没说那些虚的。存粮、国库券,都是农民真关心的,比之前那个说‘要传播高雅文化’的强多了。”

“你倒说说,存粮咋说?总不能光说‘别发霉’吧?”导播身体往前倾了倾,语气里多了点认真。

李建军心里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他想起昨天帮娘晒玉米时,娘说的土办法,赶紧说:“可以分三步说:先讲晒粮要晒到‘咬着脆’,含水量不能超13%,咱农民没仪器,就教他们用牙咬,咬着响就差不多;再讲存粮时,在粮囤里放几包花椒,能防虫子;最后说要是粮有点潮,别直接晒,先摊开晾半天,免得晒裂了掉分量。这些都是咱农村人常用的法子,听着亲切,也管用。”

导播的铅笔在纸上敲了敲,嘴角终于有了点笑意,心声里满是认可:“这才叫接地气!连‘用牙咬测水分’都知道,比那些从书本上搬来的靠谱多了。要是真能这么播,农民肯定爱听。”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昨天那个刁难他的中年男人——小刘,探进头来,手里端着杯热茶,笑着递给导播:“张导,您歇会儿,喝口茶。”他的眼神扫过李建军,心里却在想:“二柱他堂哥说了,这小子不能留,得找个理由把他刷下去,不然以后咱不好交代。”

张导接过茶,没喝,反而问小刘:“你觉得这小伙子说得咋样?”

小刘愣了一下,赶紧说:“呃……虽然实在,但毕竟是高中肄业,怕是不懂广播的专业流程,万一播错了可咋整?”他的心声在喊:“赶紧否定!不能让张导看上他!”

李建军心里一紧,刚想解释,张导却先开口了:“专业流程能学,接地气的本事学不来。咱县电台七成听众是农民,要的就是能跟他们聊到一块儿的主播,不是只会念稿子的‘播音员’。建军,你再说说,国库券那事儿,你想咋播?”

李建军赶紧接住话茬:“我想先跟银行的人打听清楚,国库券咋买、咋兑,利息多少,然后用大白话讲。比如跟农民说‘十块钱买一张,存五年能拿十五块,跟养头小猪似的,稳赚不赔’,再举个例子,比如村东头的王大爷买了两张,五年后能多换一袋面粉,这样大家就懂了,也敢买了。”

“好!”张导猛地拍了下桌子,搪瓷杯都震得晃了晃,“就这么说!咱农民就吃‘举例’这一套,别跟他们讲‘金融产品’‘年化利率’,听不懂!你这脑子,比那些大学生活泛多了!”他的心声里满是兴奋:“终于找着个靠谱的了!下周就让他跟着老吴学《农村天地》栏目,肯定能火!”

小刘站在旁边,脸都白了,想再说点啥,张导却没给他机会,转头对李建军说:“下周一你直接来报到,跟着老吴师傅学,他是《农村天地》的老主播,懂的多。对了,你怀里揣的啥?刚才就看见你攥着了。”

李建军赶紧把红布老虎拿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是我对象缝的,说让我沾点喜气。她也是农村的,知道农民的难处,总跟我说,要是我能当主播,多帮大家做点实事。”

张导看着红布老虎,针脚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实在劲儿,心里更满意了:“好姑娘!知道疼人,还懂事理。你小子有福气,可得好好干,别辜负了人家。”他拿起笔,在李建军的资料上画了个圈,“就这么定了,你这名额,我留了!”

李建军的心脏“砰砰”跳,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他不仅通过了面试,还被安排到了最适合他的《农村天地》栏目!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谢谢张导!我肯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信任!”李建军鞠了个躬,手里的红布老虎都差点掉在地上。

“别谢我,是你自己的本事。”张导摆了摆手,又叮嘱道,“下周来的时候,多跟老吴学学怎么用调音台,再准备几个农村的小故事,咱栏目就缺这个。”

李建军点点头,刚要走,小刘突然凑过来,对张导说:“张导,这事儿是不是再商量商量?毕竟他没经验,万一……”

“不用商量了。”张导打断他,语气有点冷,“电台要的是能做事的人,不是只会挑毛病的。小刘,你要是没事,就去把昨天的磁带整理了,别在这儿耽误事。”

小刘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只能悻悻地走了。李建军“听”到他的心声:“完了完了,二柱他堂哥肯定饶不了我!这李建军到底走了啥运,连张导都护着他!”

李建军没理会小刘的不甘心,跟张导道别后,脚步轻快地走出导播室。走廊里的老吊扇还在转,可他觉得连风都是暖的,怀里的红布老虎像是还带着兰英的体温,让他心里踏实得很。

他走到电台门口,忍不住抬头看了眼“本县人民广播电台”的牌子,阳光照在红漆字上,亮得晃眼。他想起昨天兰英送他时红着眼眶说“我等你回来”,想起娘早上煮的荷包蛋,想起赵父赵母松口时的表情,眼眶突然有点热——这几天的担心、紧张,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值得。

他掏出兜里的麦克风,轻轻按了下按钮,仿佛能听到兰英的心声:“建军肯定能行,他那么努力,肯定能考上……”李建军笑了,转身往汽车站跑,他要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汽车站的人比早上多,大多是赶集回来的农民,背着装满蔬菜的篮子,说着笑着。李建军找了个空位坐下,旁边一个大娘正跟人说:“要是广播能说说咋存萝卜就好了,去年存的全糠了,白瞎了半窖!”

李建军心里一动——这又是个好选题!等他上了节目,就跟张导提议,做一期“冬储蔬菜”的专题,教大家怎么存萝卜、白菜,肯定受欢迎。他摸了摸怀里的红布老虎,心里满是期待——下周开始,他就能真正做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的广播了,不仅能赚钱养家,还能帮到更多人,这比啥都强。

汽车缓缓开动,李建军看着窗外掠过的玉米地,绿油油的,像一片海洋。他想起现代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累,天天为了钱发愁,可回到八十年代,才发现最踏实的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让身边的人安心。

他掏出复试通知书,上面“李建军”三个字被他攥得有点皱,可他觉得这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东西。他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挑战——要学广播技术,要应对二柱的刁难,要帮兰英家解决杀猪匠的纠缠,还要想办法买国库券赚钱。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听心的能力,有张导的支持,有兰英和家人的信任,更有对未来的信心。

“兰英,娘,我考上了!”李建军在心里默念,“我一定好好干,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汽车很快就到了村口,李建军刚下车,就看到兰英站在老榆树下,手里攥着个布包,见他来,赶紧跑过来:“建军!咋样?面试过了吗?”

李建军笑着张开双臂,把她搂进怀里,声音里满是激动:“过了!下周一就上班,张导还让我跟着老吴师傅做《农村天地》栏目,专门讲咱农民关心的事!”

兰英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却笑着捶了他一下:“我就知道你能行!我在家煮了糖水,还煮了鸡蛋,咱们回家跟爹娘说去!”

李建军握着兰英的手,心里满是温暖。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是烟火气的巷子里,像是在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满是希望的路。他知道,属于他和兰英的八十年代,才刚刚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