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两宋元明小说,作者“丹丹顶鹤”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朱夜徐妙依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212201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3章
朱夜的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是啊,天底下有这么蠢的逆党吗?
放着军权兵马不去图谋,反而一门心思地去赚那些夫人的脂粉钱?
放着拉拢储君的天赐良机不要,反而为了一个不相干的贱民,去当面顶撞皇太孙?
这不合逻辑,完全不合逻辑!
黄子澄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本以为自己编织的罪名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被朱夜用最简单、最朴素的常识,给驳斥得体无完肤。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因为朱夜说的,都是事实。
龙椅上,朱元璋冕旒下的嘴角,微微向上挑了一下。
有意思。
这个朱夜,不但胆子大,口才更好。他没有纠缠于那些细枝末节的证据,而是直击要害,从动机上,彻底瓦解了黄子澄的指控。
他把一个看似复杂的政治构陷,变成了一道简单的逻辑判断题。
朱允炆的脸色,比刚才还要难看。他看着黄子澄那副窘迫的样子,气得差点当场发作。他没想到,自己这边准备了三天,纠集了半个朝堂的力量,结果一个照面,就被对方打得溃不成军。
“一派胡言!”齐泰见黄子澄失势,连忙站了出来,厉声喝道,“巧言令色,颠倒黑白!你以为凭你这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洗脱罪名吗?”
“陛下!”齐泰转向龙椅,躬身道,“此獠心机深沉,非同一般逆贼可比。他正是利用了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行径,来掩盖他真实的祸心!他结交富商,笼络勋贵,用金钱腐蚀我大明上层,其心之毒,甚于刀兵!”
“对!齐大人所言极是!此人是在用不见血的刀子,挖我大明的根基啊!”
“请陛下明察,切勿被此獠蒙骗!”
缓过神来的官员们,也纷纷附和起来。他们虽然也觉得朱夜的话有道理,但他们的立场,决定了他们必须站在东宫这边。
逻辑不重要,站队才重要。
看着这群人又开始鼓噪起来,朱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知道,跟这群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那就,不讲道理了。
“陛下!”朱夜再次高声开口,打断了殿上的嘈杂,“草民是否逆党,自有陛下圣断。草民不敢妄言。但草民这里,有两样东西,想请陛下和各位大人,看一看。”
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了两本册子。
一本,是常见的账册样式。
另一本,却很薄,封皮上只写着“流言”二字。
“传上来。”朱元璋发话了。
一名小太监连忙跑下台阶,从朱夜手中接过册子,恭恭敬敬地呈到了御案上。
朱元璋先拿起了那本薄的。
他翻开第一页,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变了。
“蒋瓛。”他淡淡地喊了一声。
一直像影子一样站在殿柱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立刻出列,跪倒在地。
“臣在。”
“这上面的东西,可是你查出来的?”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是。”蒋瓛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朱元璋没再说话,而是将那本册子,丢给了身旁的太监。
“念。”
“是。”太监尖着嗓子,开始念了起来。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城南一品轩茶楼,说书人李四,始传‘朱夜乃蓝玉余孽’之说。赏银五十两,授意者,东宫詹事府主簿,许安。”
“九月十三日,城西‘百味楼’、城东‘聚仙阁’等七家酒楼茶肆,同时出现散播此谣言者,共计一十五人。经查,皆为应天府衙役及家眷,背后指使者,应天府府尹,刘成。”
“九月十四日,国子监有监生在街头宣扬此事,义愤填膺。经查,该监生乃翰林侍讲黄子澄之远房侄孙……”
太监每念一条,殿中百官的脸色就白一分。
尤其是黄子澄和几个被点到名字的官员,更是面如死灰,浑身筛糠一般地抖了起来。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私底下做的那些手脚,竟然被锦衣卫查得一清二楚,连谁给了多少钱,谁是谁的亲戚,都记录得明明白白!
这哪里是审朱夜,这分明是在审他们!
当太监念完最后一页,将册子合上时,整个奉天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黄子澄等人的身上。
那目光里,不再是之前的附和与支持,而是充满了震惊、鄙夷,和一丝丝的恐惧。
构陷!
这是赤裸裸的构陷!
而且是动用了东宫、应天府、国子监的力量,自上而下,有组织、有预谋的构陷!
“黄子澄。”朱元璋的声音,冷得像冰,“你还有何话说?”
“臣……臣……”黄子澄“噗通”一声瘫跪在地,汗如雨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铁证如山,他还能说什么?
朱夜看着这一幕,心中毫无波澜。
这只是第一步。
他缓缓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刀子,插进了黄子澄的心窝。
“陛下,草民不明白。黄大人身为东宫重臣,未来的帝师,为何要如此处心积虑地,置草民一个小小商人于死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同样跪在地上的官员。
“草民更不明白,应天府府尹刘大人,不去追查盗匪,不去审理积案,为何要派手下的衙役,去满世界的造我的谣?”
“各位大人,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的职责,是辅佐君王,安邦定国。可你们,却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对付我一个商人身上。”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充满了质问。
“你们动用朝廷的公器,滥用手中的职权,编造罪名,构陷无辜,只为了一己之私,只为了讨好东宫!”
“你们告诉我,我朱夜,一个本本分分的商人,是逆党。”
“那你们呢?”
“你们这群结党营私,蒙蔽君上,玩弄法度,陷害忠良的所谓‘能臣’,又算是什么?!”
“你们,谁才是大明朝真正的逆党?!”
这最后的质问,如同一声惊雷,在奉天殿上空炸响。
黄子澄等人,被这番话,震得魂飞魄散。
他们惊恐地抬起头,看到的,是龙椅之上,朱元璋那双已经燃起熊熊怒火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