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由著名作家“苏苏苏月”编写的《大秦:无敌系统,开启单刷之路》,小说主人公是赢长青,喜欢看历史脑洞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大秦:无敌系统,开启单刷之路小说已经写了251610字。
大秦:无敌系统,开启单刷之路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持续推行此策,大秦必将汇聚更多贤才,百姓之心也将愈发归附,六国残余势力的生存空间自然日益萎缩。”
“此乃一箭双雕之策,岂有不为之理?”
“况且学堂既由朝廷设立,教学内容自然由朝廷掌控。”
“完全可在基础课程中融入忠君爱国之内容,潜移默化培养学子对大秦的认同,”
“再通过这些学子教化百姓,逐步消弭六国旧念,最终使天下只存大秦子民之概念。”
“加之儿臣先前提及的新作物推广,届时百姓衣食无忧,子弟皆可读书入仕,天下岂能不归心?”
赢长青慷慨陈词道。
“此言确实鞭辟入里。”
“未曾想吾儿于治国之道竟有如此洞见!”
嬴政欣然颔首,望向赢长青的目光充满欣慰。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大秦基业,终得传承有人。
此子诸多见解,甚至更胜朕这个父皇。
旁侧的蒙毅早已震惊不已。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以暴戾著称的公子,竟藏着如此经天纬地的治国良策。
难怪其对诸子百家与世家大族不屑一顾——在这套全民教化体系下,与垄断教育的儒门士族对立本就是必然。
以这位公子的性情,不过是择机发难罢了。
但蒙毅很快又面露忧色:
“殿下此策虽妙,却有一重大难题。”
“我大秦三十六郡,”
“即便每县仅设一所学堂,年耗钱粮亦需数万金!”
“如此巨额开支,国库实在难以承担啊!”
始皇帝闻言亦蹙眉,将询问的目光投向赢长青。
“经费之事易解。”
赢长青从容不迫道:
“可分批次推行,先自咸阳周边郡县着手。”
“六国余孽抄没的家财,足供办学前期所需。”
“可这笔钱原拟用于北伐匈奴……”
嬴政沉吟道。
内政建设与对外征伐,确难取舍。
“此正涉及儿臣先前所提对匈新策。”
赢长青眼中寒光乍现:
“草原疆域堪比大秦,纵使百万大军亦难速胜。”
“不如转变思路,重点削减匈奴人口。”
“其部族总数不过四五十万,整个草原蛮族亦不足百万。”
“加之草原婴孩夭亡率极高,若能歼灭半数匈奴,其族必亡!”
“余部非北逃即臣服,届时整片草原自当归秦!”
蒙毅闻言倒吸凉气。
连始皇帝都为之一震。
此子果然不负暴名,所献之策当真狠绝!
“父皇当记得,长平战后赵国如何一蹶不振!”
“若父皇应允儿臣之策,仅需一万精兵,一年之内便可重创匈奴,使其无力再犯我大秦疆土!”
“不出三年,整片草原必将尽归大秦!”
见嬴政神色犹疑,嬴长香又添上一句。
“请父皇慎重思量。”
“这幅寰宇舆图,暂且留于父皇案前。”
嬴长香嘴角微扬。
他心知,历史的缺漏已被自己填补大半。
深宵。
宫阙沉寂如墨。
辗转难眠的嬴政终是披衣而起,就着摇曳烛火反复端详那幅绘尽山河的舆图。
大秦之外——
竟有数倍于中原的广袤天地!
的目光久久凝滞在图卷边缘。
昔年自以为并吞八荒的伟业,在此图前不过弹丸之地。更有沃土万里、雄邦林立,皆在玄色旌旗未至之处。
沉寂多年的热血再度奔涌。
“当自草原始。”
“孔雀王朝次之。”
指尖重重划过两大疆域,嬴政眼底燃起炽焰。
然欲吞寰宇,必先强根基。
尤其这人口——
幸有长青。
翌日朝会。
群臣惊见 眼下青黑,顿时噤若寒蝉。
“诸卿且观此物。”
嬴政挥袖间,侍从捧出雪色方笺。
“此乃长青所献造纸之术,价廉更胜竹简。”
“朕决议——”
“三月内建官学百所,凡大秦稚子皆可入读!”
李斯手中绢帛倏然落地。
世家垄断将破!
黔首青云有路!
这薄薄一纸,竟是掀天揭地的烽燧。
不求大富大贵,温饱度日总是能保证的。
若机缘巧合,或许还能获得举荐入仕,从此让整个家族改换门庭。
先前识字之人稀少,皆因求学之路艰难,寻常百姓根本无力承担!
儒家 之所以处处受人敬重,正是因为他们掌握着传授学问的能耐。
若有子弟能被儒家收入门下,那绝对是值得全族庆贺的荣耀!
如今,始皇帝陛下却要将读书的机会,赐予所有大秦子民!
可想而知,这些受惠于朝廷、受恩于陛下的学子,必将成为大秦最坚定的支持者!
然而,这也意味着世家大族与儒家等学派对仕途与学问的垄断,将被彻底打破。
这些人,当真会甘心放弃手中的权柄吗?
不少官员的眉头,已然紧锁。
“陛下,此事牵连甚广,是否再慎重斟酌?”
“况且据臣所知,如今国库也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
左丞相王绾思虑再三,终究硬着头皮进言。
“此事关乎大秦未来,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银钱之事,尔等无需忧虑!”
“至于朝野之外,若有不知死活之辈胆敢阻挠,自有长青处置!”
嬴政神色肃然道。
王绾等人闻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大秦朝堂虽少因言治罪,但前提是不得触及陛下底线。
如今始皇帝心意已定,若还有人不知进退,那便是自寻死路。
更令群臣心惊的是,陛下明言将由公子长青惩治阻拦之人。
这无疑是赋予了极大的权柄!
想到那位殿下素来手段狠厉,动辄灭门的作风,原本欲出言劝阻的朝臣纷纷噤声。
谁愿为交好的权贵,赌上全家性命?
即便是出身豪族的王绾也不例外。
他还想多活几年!
“既然众卿无异议,此事便就此定下!”
“李斯爱卿推行之际,若有疑难,可寻长青商议!”
“王翦、顿弱、章邯留下,其余人等,退朝!”
嬴政目光扫过群臣,威严下令。
“臣等告退!”
众臣虽心思各异,却也只能默然退下。
唯王翦、顿弱、章邯三人对视一眼,眼中俱是疑惑。
陛下独留他们,显然与军务相关。
莫非要对匈奴或百越用兵?
可国库本就吃紧,即便公子长青查抄六国余孽所得颇丰,但官办学堂耗资巨大,恐怕所剩无几。
“在议下一事之前,三位爱卿且先看看这张长青所献的世界地图。”
“高义,备车驾,朕亦有诸多疑问,要当面询问长青!”
公子府内。
赢长青正指点工匠将雕刻好的活字依次排列,以蜡固定,蘸墨印刷。
萧何与曹参各执簿册,仔细记录每个步骤,不时添写几笔。
他们今日的任务,便是将活字印刷之术整理成册,以便日后推广。
萧何与曹参虽满身疲惫,衣袖沾染墨迹,却掩不住眼中炽热的光芒。对寒门学子而言,再没有比获得书籍更令人欣喜的事了。
昔日大奉的典籍多以丝帛、羊皮或竹简记载,价格昂贵,出身贫寒的二人常需费尽周折才能借到一两册研读。练字时,他们只能以枯叶为纸,树枝作笔,在沙土上反复描摹。那段艰难的求学岁月,至今回想仍觉酸楚。
相较之下,他们已算幸运。幼时同窗中,不乏天资聪颖者,却因家境所迫,不得不辍学谋生,抱憾终身。
而今,赢长香所创的廉价麻纸与活字印刷术,使书籍价格骤降。经二人估算,若大规模印制,单册成本可低至百钱,甚至二三十钱。虽非人人可负担,但寻常百姓咬牙亦能购置一二。此举若推行,寒门子弟便真有机会凭学问改换门庭。
更令他们振奋的是,赢长青还提议由朝廷资助官办学堂,为贫寒学子铺就青云之路。思及此,二人望向赢长青的目光中不禁多了几分崇敬。
这位公子虽对六国余党手段凌厉,却为大秦百姓点燃希望之火。若无查抄逆贼所得充盈国库,又如何支撑得起这般耗资巨大的教化之举?萧何与曹参豁然开朗,对赢长青委派的任务愈发充满干劲。
——
晨光微熹,薄姬手捧清茶款款而来,眸中柔情似水。与赢长青相处愈久,她愈发觉出他的不凡。
外人只道公子暴戾,却不知他待身边人温和谦逊,毫无权贵骄矜之态。他心系大秦,谋虑皆为民计。在薄姬眼中,赢长青才是真正的仁者,更是待她如珠如宝的良人。
“殿下的手艺,果然无人能及。”赢长青浅啜香茗,含笑赞道。虽府中众人皆习得制茶之法,唯薄姬所沏最合他心意。
一旁侍立的吕雉望着二人琴瑟和鸣之景,眼底掠过艳羡。薄姬姐姐当真福泽深厚——放眼大秦,再寻不出第二位如赢长青这般尊贵却温柔体贴的郎君。可为何公子待自己始终疏离淡漠?
“报!陛下驾到!”侍卫疾步入内禀告。
赢长青眉梢微挑:”此时不该在早朝?”
“还不是你这小子!”嬴政人未至声先到,”朕昨夜对着地图彻夜难眠,今晨草草议完官学之事,便来听你详述草原征伐之策了!”
赢政瞥了一眼赢长青,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你这孩子,就知道偷懒,连早朝都不肯去!”
赢长青耸了耸肩,一脸无所谓。
大秦的早朝辰时开始,天刚亮就得起床,五更天就得出发,他可不想自找苦吃。
“父皇辛苦了!”
“先喝口茶,解解乏吧!”
见赢政眼神愈发严厉,赢长青赶紧转移话题。
一旁的王翦等人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始皇帝在赢长青面前,竟有如此随和的一面?
看来陛下对这位公子,确实格外偏爱啊。
“你这小子,净会耍滑头。”
赢政接过茶杯,又瞪了赢长青一眼。
“这茶……似乎有些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