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军工:鹰派太保守,我创国防彩票》的主角是林轩蔡文豪,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作者“想喝柠檬茶”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目前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军工:鹰派太保守,我创国防彩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可说白了,海上的武器能够打击陆地上的建筑,为什么陆地的武器就不能打击海上的目标呢?”
林轩整理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
“话是这么说,可航空母舰的进攻手段是舰载机呀。”
“别的不说,咱们就以鹰酱现在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为例,其搭载的舰载机在满油的状态下作战半径超过了800公里。”
“这就等于航空母舰能够停在距离海岸800公里的区域,对海岸防线上的火箭炮阵地发动攻击。”
“咱们现在的火箭炮技术虽然趋近于成熟,但最远射程也不超过100公里,根本打不了这么远呀。”
一个老专家摸着下巴提出疑问。
林轩微微一笑:“我们确实无法攻击到停在远海的航空母舰,但我们的目标也不需要打的那么远。”
“咱们现在的战舰根本无法支撑远程火力,就算打掉了对方的航母,对方还有支援我们的战舰过去也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
“所以我们需要控制的区域就是在海峡两岸和海岸线边上,火箭炮能覆盖的范围。”
“解决近海危机,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地方。”
另外一个老专家想了想看向林轩:“如果只是解决近海危机的话,火箭弹确实是最适合进行火力覆盖的武器装备。”
另外一个专家面露担忧:“我们现在的火箭弹虽然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某种瓶颈啊。”
“林教授,关于火箭弹,你有什么想法?”方白抬头看向林轩。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火箭炮研究还是太保守了。”林轩笑道。
现在兔子最先进的火箭炮是在83式273毫米火箭炮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Wm80式火箭炮。
该型号的火箭炮装备的火箭弹弹长4.58米,弹径273毫米,重505公斤。
火箭弹的初速在每秒40米,最大飞行速度1140米,最大射程为80公里。
海峡两岸之间最宽300公里,最窄只有130公里。
Wm80式火箭炮能够在海峡最窄的地方,已经快要打击到对岸了。
这种攻击距离完全足以应对海峡中的危险。
“林教授详细说说你的想法。”方白追问道。
“ Wm80式火箭炮,加装有辅助尾翼和维持稳定的小型发动机,大大提高了精准度。”
“那咱们不如大胆一点,给他加上导弹的制导系统,和二次点火的增程发动机。”
“这样一来,精度和射程都会大大提升。”
林轩顿了顿说道。
“其实最主要还是成本问题,就算我们加装了制导系统和二次增程发动机一枚火箭弹的造价依旧有限。”
“大家可以想想一枚东风导弹可以造多少枚火箭弹。”
“一枚东风导弹容易被拦截,可要是换成火箭弹的数量,只怕他的航母上安装10做机炮都挡不住吧。”
林轩说完之后,静静的看着在座的众位专家。
原本皱眉的各位专家在听到林轩这些话之后,纷纷露出惊愕的神情。
他们之前只想着发展导弹,提升导弹的威力和射程,就忽略了其造价问题。
因为东风导弹的造价在20亿以上,而一枚战术火箭弹的造价在70万到100万之间。
就按照100万来算一枚,东风就能够造2000枚火箭弹。
航空母舰的火力防御网再强,也挡不住2000枚火箭弹的同时攻击。
真要有这种火力,打鹰将的航母编队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林教授,你说的话很有理,可是想要给火箭弹增加指导系统和二次点火的动力装置,这可是个不小的问题啊。”
方白点了点头,觉得林轩的想法没问题,但关键还是在技术。
“是啊,要在维持成本和原体积的情况下加装这些东西,可不容易啊。”
“这也是一项很难攻克的技术。”
“技术可以慢慢攻克,但攻克之后能够二次点火的火箭弹射程至少翻倍,几百公里的火箭弹还叫火箭弹吗?”
几个专家皱着眉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方所长,各位,不管它射程有多远,火力有多强,我们叫它什么它就是什么,多余出来的变量只是误差而已。”
“毕竟没有人规定误差只能是几米几十米也可以误差几百米,甚至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嘛。”林轩笑着解释。
“林教授说的在理。”方白大笑道。
“还有就是这种技术并不难,只要给我一点时间我有信心能够造出来。”林轩顿了顿再次说。
不久之前,系统奖励的ws2火箭弹的图纸都在他这里,只要按照图纸制造出来就可以了。
这也是他提出研究火箭弹的原因。
毕竟他刚刚来到九所工作,虽然已经在其他地方有了足够的荣誉和研究成果支撑,但那都是别的地方的。
来了九所,他必须拿出一个能够站得住脚的研究成果来奠定自己的地位。
很明显,ws2火箭弹就是最好的选择。
“你能研究出来?”
“我们现在的火箭弹研制已经陷入瓶颈,想要开发出一款新的火箭弹,可没这么容易。”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虽然会简单一点,但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不少老专家听到林轩的话,纷纷皱眉。
他们知道林轩之前的研究成果,确实很让人震惊,但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需要的技术难关,可谓是天差地别。
一个人就能把现在的火箭弹进行升级,改造成一款全新的火箭弹?
这话说的有点吹牛了,而且吹牛吹大了。
科学可不是靠吹牛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无穷无尽的实践来验证的。
“林教授,你是认真的吗?”方白神情严肃的盯着林轩。
“方所长,我当然是认真的。”
“不过在研究期间,所需要的资源和经费还是得九所来提供。”
林轩一脸肯定的说道。
“需要多久时间?”方白继续问道。
“我其实在来这里之前就已经展开了对火箭弹的一些研究工作,虽然只是理论上的,但已经能够给我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按照我的想法,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林轩故作犹豫,等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话。
原本他还想说一个月,但想了想那样的话就有点太夸张了。
毕竟新式火箭弹的研究其中的技术难关太多了,看似只是优化,但对于火箭弹来说却是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