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文学
高分必读小说排行榜推荐

第2章

“老字号焕新计划”正式启动的消息,在星芒创意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苏清颜的项目组搬进了独立的小会议室,白板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从产品设计到营销节点,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密密麻麻。林薇薇把“老布坊联名款设计稿”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兴奋地说:“等这款蓝染衬衫上市,我第一个买!”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首周对接会就遇到了麻烦。老布坊的创始人李阿姨看着设计稿,眉头拧成了疙瘩:“小苏啊,这衬衫领口太低了,不符合我们老布坊的风格。还有这图案,蓝印花布就得有龙有凤,你这光秃秃的就印个小月亮,老顾客会不认的。”

苏清颜耐着性子解释:“李阿姨,我们做过调研,年轻人喜欢简约的设计,太低的领口他们觉得不方便,太复杂的图案又显得老气。这版设计保留了蓝印花布的工艺,但图案和版型更适合日常穿着,这样才能吸引新顾客。”

“新顾客重要,老顾客就不重要了?”李阿姨把设计稿推到一边,“我开了三十年布坊,靠的就是老顾客捧场。要是改得他们不认了,我这生意还做不做?”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僵住。林薇薇想打圆场,被苏清颜用眼神制止了。她知道,老字号的固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急着反驳只会适得其反。

“李阿姨,您说得对,老顾客是根基。”苏清颜换了个语气,拿出两本相册,“这是您店里的老顾客照片,他们穿的蓝印花布衣服都特别有味道;这是我们调研时拍的年轻人照片,他们穿的衣服大多是简约款。您看,能不能做两个版本?一个传统款,保留龙凤图案和经典版型,卖给老顾客;一个年轻款,用小月亮图案和简约设计,吸引年轻人。”

李阿姨翻着相册,脸色缓和了些:“两个版本?那成本不就高了?”

“我们和工厂谈好了,两个版本共享面料和工艺,成本只增加5%,但能覆盖更多顾客。”苏清颜调出成本测算表,“而且年轻款用预售模式,先收款再生产,能降低库存风险。”

李阿姨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试试。但要是卖不好,我可还得改回来。”

走出老布坊时,林薇薇长舒一口气:“我的天,比跟王磊吵架还累。这些老字号老板也太固执了。”

“他们不是固执,是怕失去熟悉的东西。”苏清颜看着布坊门口“百年老店”的牌匾,“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生意,是一辈子的心血。我们得给他们安全感。”

解决了老布坊的问题,裁缝铺又出了岔子。老师傅在试做“半定制校服”时,坚持要用传统的手工锁边,说“这样耐穿”,但手工锁边效率太低,根本赶不上预售的工期。

“机器锁边快是快,但针脚稀,穿几次就开线了。”老师傅拿着两件样品对比,语气固执,“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苏清颜没直接否定,而是带着老师傅去了面料市场,找了几家做高端定制的店铺:“您看,他们用的是‘机器锁边+手工加固’的方法,机器保证效率,手工负责关键部位的牢固度,既快又耐穿。我们也可以这么做,您把手艺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既保留特色,又不耽误工期。”

老师傅摸着样品上细密的针脚,终于松了口:“行,我试试。但你们得找最好的锁边机,不能用次品。”

供应链的问题刚解决,营销端又遇到了新麻烦。糕点店的“记忆味道体验课”报名人数寥寥,年轻人觉得“做糕点太麻烦”,老顾客又嫌“场地太远”。

“我们是不是搞错方向了?”项目组的小周有点沮丧,“年轻人可能根本不想体验什么老手艺,他们就是图个新鲜,热度过去了就没了。”

“不是方向错了,是形式不对。”苏清颜翻着报名数据,“年轻人不是不想体验,是觉得‘做糕点’不够酷。我们可以把体验课改成‘糕点DIY挑战赛’,和短视频平台合作,让年轻人边做边拍,优秀作品能赢联名款礼盒,这样既有参与感,又有传播度。”

她立刻联系短视频平台的朋友,敲定了合作细节;又把体验课场地改到了年轻人聚集的文创园,增加了“老糕点师讲创业故事”的环节,既保留情怀,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场景。

调整后的报名数据果然好了很多,三天内就报满了两期。

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首批联名款预售上线后,差评突然多了起来——有顾客说老布坊的衬衫“面料过硬,穿着不舒服”,有顾客投诉裁缝铺的校服“尺寸偏差太大”,还有人质疑糕点店的“古法配方”其实是“换了包装的普通糕点”。

“怎么会这样?”林薇薇看着差评,急得团团转,“我们明明都检查过样品了!”

苏清颜的心里也沉甸甸的。她知道,老字号的生产标准和现代工厂有差距,手工制作难免有误差,但差评如果发酵,会严重影响项目的口碑。

她立刻带着项目组去老字号的生产车间蹲点,发现问题出在“品控”上——老布坊的面料没有经过软化处理,确实偏硬;裁缝铺的手工测量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尺寸偏差;糕点店为了赶工期,部分产品用了半成品,口感不如样品。

“必须建立品控标准。”苏清颜在紧急会议上说,“我们不能要求老字号完全放弃手工,但必须在关键环节制定统一标准,比如面料的软化处理流程、尺寸测量的误差范围、糕点的原料配比,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稳定。”

她请来了专业的品控人员,和老字号一起制定标准;又增加了“出厂前抽检”环节,项目组成员轮流去车间检查,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要求。

处理差评的同时,苏清颜发现有匿名账号在刻意抹黑——有人在评论区说“老字号焕新就是圈钱,根本没用心做产品”,有人散布“星芒和老字号合作是为了骗补贴”的谣言,评论IP地址大多集中在同一个区域。

“是张弛的人干的吧?”林薇薇气得发抖,“他被停职了还不安分,就是见不得我们好!”

苏清颜看着那些恶意评论,心里很清楚,这背后肯定有人煽风点火。但现在不是追究是谁干的时候,平息差评、稳定口碑才是最重要的。

她让项目组收集了产品制作过程的视频,剪辑成“老字号焕新日记”,展示从面料挑选到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证明“用心做产品”不是空话;又联系了购买过产品的真实用户,邀请他们分享使用体验,用真实口碑对抗谣言。

陆时砚也帮忙联系了几个美食和时尚领域的KOL,让他们实地探访老字号,客观评价产品。KOL的测评视频发出后,负面舆论渐渐平息,预售订单量开始回升。

连续半个月连轴转,苏清颜瘦了好几斤,眼下的乌青重得遮不住。赵曼看在眼里,让她调休两天:“项目重要,身体更重要。你倒下了,谁来带项目组?”

“没事,我能扛住。”苏清颜笑了笑,“现在正是关键期,等首批产品顺利发货,我再休息。”

赵曼叹了口气,递给她一份文件:“这是公司给你的补充预算,专门用于品控和售后。别省着,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拿着文件,苏清颜的心里暖暖的。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公司的支持、团队的努力、老字号的配合,都让她觉得充满力量。

首批联名款终于顺利发货,物流信息更新的那天,项目组的人都守在电脑前,看着一个个“已签收”的状态,激动得互相击掌。很快,好评开始涌现——“蓝染衬衫的图案太好看了,朋友都问我在哪买的”“校服的半定制很贴心,终于有合身的校服了”“糕点有小时候的味道,包装也很精致”。

看到这些评论,苏清颜的眼眶湿润了。所有的熬夜、争执、奔波,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步入正轨时,匿名短信再次发来,内容比之前更诡异:“小心李阿姨。老布坊的面料来源有问题,不是传统工艺,是用工业染料冒充的。张弛手里有证据,准备下周爆料。”

苏清颜的心脏骤然缩紧。

老布坊的面料有问题?用工业染料冒充传统工艺?这如果是真的,不仅会毁了老布坊,整个老字号焕新计划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她立刻翻看老布坊的合作合同和面料检测报告,上面明明写着“采用传统植物染料,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李阿姨看起来那么淳朴,怎么会做这种事?

是张弛的又一次造谣,还是……真的有隐情?

苏清颜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短信,指尖冰凉。她不知道这个匿名发件人说的是真是假,但她知道,自己必须查清楚。

如果老布坊的面料真有问题,她该怎么办?是立刻终止合作,还是帮李阿姨整改?终止合作会让项目功亏一篑,帮她整改又可能担上“包庇”的风险。

更让她疑惑的是,匿名发件人为什么要提醒她?对方到底是谁?是真心帮她,还是在一步步引导她走向某个陷阱?

夜色渐深,苏清颜看着窗外的月光,第一次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方案得到认可是一种胜利,可执行路上的荆棘,比她想象中更密集、更锋利。

下周,张弛真的会爆料吗?老布坊的面料,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第十七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